应昭偕手刘裕,回到座位,居于上位:“没有遭到阻挡吧?”
“陛下放心,甘肃来了五千杂胡和五千西凉家丁,全被我们干掉了。”
一个少年瓮声瓮气的笑道:“我侯景可是宰了三十人呢!”
他叫侯景,表字万景,羯族。
祖上本姓侯骨,太祖时勒令改汉姓,侯骨部落改为侯氏,成为汤国长城以南一个羯族部落。
原本的历史上,他就是那个曾经跟高澄撕破脸,南投南朝梁,最后发动叛乱,将八十多岁的萧衍活活饿死在建康台城,并且将曾经王谢门阀所在的乌衣巷,清洗得一干二净,然后建国称帝的侯景。
说道乌衣巷总能想起那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头的故事也是侯景引发的。
起因就是侯景请萧衍赐婚王谢大族,萧衍当时想了想,觉得眼前这个个子矮小,上身长,下身短,宽额头高颧骨,面色暗红,没有胡须,眼神喜欢左顾右盼,声音嘶哑的羯族人会被王谢拒绝。
于是萧衍说:“王家谢家门第太高,你配不上,还是向陆姓张姓以下的人家去求吧。”
侯景当时内心那叫一个不爽。
王谢不行,陆张这等二流世家也不行,还得往下兼容?
这是把他当什么人?
那个时候的侯景是和高澄翻脸,因为他觉得他出生入死给高家打了江山,没给个王对不起他。
于是他就叛了,原本在河南,后来被高澄打爆,隔壁宇文泰警惕侯景,而不要他,因而只能投靠愿意收留他的南朝梁。
因此,侯景不敢发作就记下来了,之后造反,报复就来了。
侯景之乱,可以说是几乎摧毁了江南世家集团的脊梁,影响一直到了唐末黄巢再度起义的时候。
回顾历史,你会发现后续几乎没有江南世家出没的景象,全是北方军阀南下和本地地主合流,开辟的十国集团,然后被赵匡胤先南后北一个个收拾掉了。
一直到了宋朝科举士大夫势力崛起,这才有了江南的一席之地。
而北方的五姓七望一直到黄巢起义之后,也活跃了一段时间,最后被军阀一个个敲碎。
由此可见,应昭手里,可是有着一堆划时代的狠人。
不管是刘裕,还是年少的侯景,全是决定了南朝的历史进程的存在。
而且他手中还有尔朱荣,这个开启北魏灭亡倒计时的猛人,北周的奠基者宇文泰等人一票北朝猛人。
但细究之后你又会发现,应昭手头的兵将之人,绝大部分都是边民、归化、流民、甚至自耕农。
寒门都少见,更不要说世家门阀的投效了。
不是说世家现在都废,除了面对应昭这个天纵奇才之外,世家培养的个别精英,还是能做到拿出来,就能吊打周边一切蛮夷的。
但也只是个别,他们也不愿意从军打仗,反而更多是服务于家族地方的势力训练和镇压。
人才困于地方,实在令人心痛,也能侧面说明世家把控的国家开始堕落了。
应昭看着侯景他们,笑呵呵的颔首说:“干得好,就得给那群不知所谓的世家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谁说的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制大 z.com 制枭
“陛下放心,世家有多少我们就宰多少!保证他们今后再也不敢小瞧我们!”
侯景拍着胸口保证着,年少的他因为早早投入了应昭麾下,一路随着应昭南征北战,可没有多少反社会心思,反而是应昭《大同书》的支持者。
大同书里的章节他最...(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