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征召开启,大炎王朝
不过设在水阳渡口的造船厂,可以造出一般吨位的战船,却无法在短时间内造出大吨位的龙船旗舰。
为了防止雷浩渺真的不管不顾,掀盘子决战,安北水师这边总要做好预案。
正好天工院对域外战舰的研究有了突破进展,准确的说,是在青墟义从的协助下,得以修复源池,可以把战舰开动。
当然,仅仅限于三艘缴获的完整兵级战舰,那艘将舰暂时不可能。
于是周柏下令,将这些兵舰改造为水面舰船,作为安北水师的主要旗舰。
试想这样的水面铁甲舰,面对那些庞然巨物般的龙船,是不是可堪一战,起码旗舰对冲是不怕吧。
天庭不仅没有自身开放仙舟等战争武器的兑换,也严禁凡间大型宗门提供类似法宝,参与人道争端之中。
或许是为了减少伤亡,也或许防止凡间国家掌握大威力战争法宝,产生某些不该有的想法。
总之当初大旭王朝,缴获第一艘兵舰后,天庭就下令禁止启用主炮进行内部战争。
这一禁,消耗大量资源才能启动的战舰,在很多枭雄眼中就成了废铁。
但对于缺乏大型水面旗舰的安北水师来说,却是可以废物利用,舰炮用不了,还能利用它的躯壳。
就在周柏停驻于水师基地,视察战船建造情况,深入一线提升对水师上下的掌控力时,定南同盟两国的攻势也彻底没了声音。
安北军取得大胜,再度表现出防守姿态,吕定和雷浩渺的北伐就显得有些尴尬。
因为他们发现不尽全力,根本伤不到安北国的根本,人家至今未动用禁军。
再这么不痛不痒的打下去,消磨国力的战略只会伤及自身。
十一月十五日,三国休战,定南同盟两国宣布与安北断绝商贸往来,水师严密封锁宁江,任何商船止步龙丰段港口。
然而这等程度的单方面封锁,也不会影响安北国休养生息的大局。
在两个金国仍然没有分出最后胜负之前,周柏设立的苍北榷场,每天都是日进斗金,根本没有滞销货物。
因为神庭大封土地神,普及化肥使用,北安郡接连逆环境大丰收,所以唯一会积存的就是粮食。
官府十税一,北安郡家家户户可以说都有余粮,粮藏于民间。
但这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从来不嫌多,偶有北安百姓售卖,也会被官府直接溢价收购。
有北安郡这个开发早的核心地区在,安北国上下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将小农经济发展到极致。
再者说,就算有温饱之外,草原没有的物资需求,商队也可经由梁州向外通商。
周柏建国后,天涯阁往来的信件明显频繁不少,甚至他的三个同年好友已经答应前来安北国定居。
庞乐生家族是梁州望族,在过来之前,便是帮周柏和梁侯赵启搭了桥,目前安北国和梁国的关系还算不错。
只要北境还没有进入州国对峙的阶段,那其实外州国家,是不会有利益冲突的。
这也是受限于地理、气运等因素,在历史上,凡是统一天下的真龙,无一不是先统一本州,收拢一州龙气,铸造州鼎。
商贸封锁,是有负面影响,但有限。
就这样,安北国大修内功,平静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十二月底。
禁军整训完毕,战斗力更进一步;各种政令得到百姓认可,三郡人心稳固;体制上下运转初步磨合,部司地方主要官吏皆已就位……
这一波休息,有效缓解了民间因为连绵战争产生的疲敝,进一步提升了战争潜力。
直观来看,瑞南郡法网总体已经全部染成淡红,其余两郡也有不同程度的红色加深。
新立的国都,成为被认可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法网一片赤红。
唯一值得顾虑的就是以伯国之格,驾驭公侯乃至王国的体制架构,很是吃力,国运不见增长。
在气运没有大幅提升的情况下,社会发展缓慢,国内武者、修士吃不到国运红利,修为也不会像之前跃进。
灵气复苏是整体的灵气复苏,诸国都在进行全面布武,推行修行种子的筛选工作。
若想凭借一国之力对抗定南两国,终究还是要去位面战场走上一遭。
天历第四纪元五万七千九百二十二年,天元大陆同治二年一月三日,天庭宣布征召开始。
所有人都很迷茫,到底是何种形势的征召?
天下各国同时慢了下来,军队被勒令待在军营,君主和文官武将待在一起。
聪明人从来不缺,国家层面对战,让他们怀疑是整体征召,那到达异世界,还能不能保证及时集合?
周柏也没有免俗,多做些准备,总比不做要好。
中枢的文官武将被召集,伏魔军和禁军团团护着他们,大家都面色沉肃看着天际。
嗡~
突然,天地之间,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嗡鸣声。
一望无际的天空,出现万丈霞光,天花乱坠,刹那后,所有的异象又全部消失。
空天寥廓,澄澈如碧,云层在这一刻似乎被全部剥离。
再继续观望,只觉万里高空在缓缓逼近,重霄之后隐现三十三天之幻景。
南天门、紫霄天渊、万里天岳、琼台楼阁、玉池仙湖……
直到画面定格在一座无上威严的高耸天宫,里面无数隐去面容的仙神天官,俯视着人间大地。
为了方便征召,天道这是临时削弱仙凡屏障,允许天庭力量直接插手么?
有很多仙神不知是何等大人物,哪怕相隔天地,周柏看过去,也只觉双目刺痛,不敢久视。
不等他试图认出谁是天帝,谁是圣人,一封通体玉色的天旨自天宫飞出,随后玉色光芒瞬间覆盖天穹。
“征召开始……”
紧接着,所有被征召的人脑海中出现一段信息,随后就是眼前一黑。
“山中一甲子,世上已千年,安北国征召战场为小型位面,时间流速比一比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