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最终,西班牙在压力之下,被迫接受了联盟的补偿方案,放弃南美地区。
不过,是放弃和大华正面作战,而并非完全不抵抗。
不抵抗的话,只会让大华迅速占领南美。
欧盟最终商定的策略是利用南美的面积,和大华躲猫猫。
不与大华正面接触,而是深入丛林,山地打游击。躲着大华的正规军,等大华的正规军走后,再跑出来搞破坏,让大华无法在南美实行有效的统治。
欧盟估计,在南美,大华最多投入二十万的兵力。
而二十万大军,相对于整个南美洲来说,简直就是沧海一粟。
没有人捣乱的情况下,二十万大军倒是可以控制整个南美洲大陆。
但是,如果有他们在背后刻意捣乱的话,大华想要掌控南美可就不容易了。
当然,如此一来,欧盟也会失去对南美洲的控制。
不过他们无所谓,能够利用南美洲拖住大华几年,对于欧盟来说就是成功。
这个策略,已经是欧盟所能够想到最好的办法了。
策略制定,一支欧盟的船队随之前往了南美。
他们没有携带什么重武器,只是带了大量先进的单兵武器。
比如后装线膛枪,轻机枪,手榴弹,弓弩,狙击枪等等。
都是些适合游击战的武器,这些武器胜在轻便易携带,同时威力不俗。
后装线膛枪和华军的半自动步枪,差距已经不大。
华军有大量的先进武器装备,但只有在大部队中才会配备。
如果是小规模的留守部队,是不可能配备大炮或者火焰兵之类的技术兵种。
也就是说,在小规模的作战中,欧盟的实力差距,和大华的要远远小于大规模作战,刻意勉强与之一战。
因为欧盟放弃正面对战的策略,所以华军在南美的前期行动很顺利,很快就推进到了波哥大,占领了哥伦比亚的大部分地区。
但是,随后华军所占据的那些据点便开始不断的遭受到欧盟士兵的骚扰。
有的据点被攻破,有的据点被迫放弃,还有些据点虽然守住了,但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对于这种骚扰,华军还真没有太好的办法。
想要完成对这些地方的有效统治,就必然要分兵在各地。
而因为地方太大,所以每个地方的留守部队也不可能太多。
而欧盟的游击队,却可以灵活机动,集中优势兵力玩突袭。面对欧盟这种无赖战术,华军也是吃了些亏。
虽然战死的士兵数量不多,毕竟都是些小规模的战斗。
但是,大华控制这些地方,完成有效统治的战略意图却没能得到实现。
这让远征军司令孟浩头疼不已,其他部队在其他战场上,向来都是无往不利。
而现在,他却遭遇到了败仗,这将是他履历上的一个大黑点,以后想要更进一步怕是没有希望了。
更重要的是,掌握了优势力量还吃败仗,让他无颜面对国内的将士和百姓,不知道该如何向国内交代。
“司令,我们可以修建小型的城楼,增加防御力。敌人也没有重武器,想要攻克这种碉楼也需要付出惨烈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