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忽然正起脸色,对她母亲道:
“妈妈这话说得没道理。
女孩儿家的终身大事,都是只凭父母做主。如今我父亲没了,妈妈就应该做主;再不然,就问哥哥做主;没有个叫我想法子去讨‘近便’的道理。”
薛姨妈知道自家姑娘十分注重品格端方的名声,又生来就是一副什么都能说上一大段道理的好口才,凡事只许她讲、不许旁人说,便不敢再说什么。
拿出一个大账本来,薛姨妈叫宝钗帮忙记下这两日家中花销的账目。
因见账目中有前日给媒人的茶水钱,薛姨妈忍不住又说起来:
“瞧瞧瞧瞧,又平白地花了十两银子去,可不是作孽?
自打一进京来,我就四下里给你哥哥张罗亲事,偏你哥哥心高又挑拣,总恨不得能娶个会读书、会写字、会作诗的官家小姐。
今儿说张家的好,明儿又要李家的,后儿又议论王家的,闹腾吵嚷个没完。叫媒婆去说合,也都是不成。
我跟你姨娘也说了,若是能让你哥哥娶了他们贾家的二姑娘也好,我倒也不嫌她木头。偏你姨娘跟大太太不甚合得来,也没敢提这事儿。
折腾到今儿,还是只有商贾人家肯和咱们做亲。我挑来拣去,最后想着还是找‘桂花夏家’好些。
他家是数一数二的大门户,又和咱们同是在户部的挂名行商,祖上还有老亲,当年又是通家来往,从小儿和你哥哥都一处厮混过,叙起亲来,他俩原是姑舅兄妹,正是天缘。
我再跟你说,他们夏家可是非常的富贵。
其余田地不用说了,单有几十顷地独种桂花,凡是京城里城外的所有桂花局,个个都是她家的。就连宫里的桂花陈设盆景,也都是她家贡奉的。
所以这京城里上至王侯,下至买卖人,都称他家叫‘桂花夏家。’
他家姑娘今年十七岁,生得颇有姿色,也识得几个字。
更有一宗好的,是他家如今太爷也没了,只有老奶奶带着这个亲生姑娘过活,连个哥儿兄弟都没有,竟是个‘绝户头’。
等你哥哥娶了他家的闺女,光陪嫁就是了不得的大数儿,还没说她家的产业呢。
你哥哥昨儿去他家拜会过,夏奶奶又是没儿子的,一见了你哥哥出落得体面,当下里又是哭,又是笑,竟恨不得拿你哥哥当儿子,当下就把闺女叫出来,和你哥哥相见。你瞧瞧,这可是连相亲都省了的。”
宝钗闻言,反想到自己,愈发地烦恼,却又不好说出口,只淡淡道:
“既如此门当户对,又两下里乐意,直接叫人去求亲不就得了?”
听薛姨妈乐颠颠地应了,宝钗愈发心口里发闷。
撂下手里的笔,起来从柜上的小瓷盒里头取出一颗冷香丸,自己倒了茶,就着吃下去,心里才略略好受些。
哥哥薛蟠折腾许久,到头来还是娶了个商人的女儿。
如此看来,自己能嫁给宝玉这样的国公后裔做正妻,还果然是很难。
可宝玉……那个不求上进的废物,文不成,武不就,就爱赏花观竹、饮酒赋诗、谈情说爱,这也算是个男人?!
你再看看以前都说没出息的贾琏,他爹丢了的爵产,他能给抢回来,那才是本事!
要我跟林黛玉去抢宝玉?还不如去跟王熙凤抢贾琏!喜欢我在红楼改气数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我在红楼改气数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