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巧遇李信(1 / 2)

我在明末有套房 tx程志 1785 字 2023-01-01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第七八五章巧遇李信

虽然说全氏大明皇家陆军已经全部完成了从冷兵器到热武器的换装工作,部队将士的铠甲已经从战斗序列中取消了。

不过,像破军刀却没有从战斗序列中取消息,只不过这种破军刀打造得更加奢华,原本的手柄处,用的就是普通的拓木刀柄,现在则换成了铜质、银质或玉质,形成了全氏大明的仪刀。

刀鞘也变得越来越奢华,全旭赏赐了川军进京将士人人一柄这种破军刀,当然,区别还是有的,秦翼明和马祥麟获得的银质手柄、带着镶银饰品的刀鞘,普通士兵则赏赐的属于黄铜刀柄,而秦良玉则获得了一柄带着金镶玉刀柄的破军刀。

当然,铠甲则也成为了仪装,将领们的标配,皇家陆军的将领则不会披着铠甲上战场,因为所有人都非常清楚,全氏大明皇家陆军只是暂时拥有科技上的领先,哪怕是大口径的火绳枪,也可以轻松击穿铠甲,并且对人体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这种铠甲也被全旭赐给秦良玉、以及进京将领一人一套,这下,这些川军将士对于全旭这个皇帝好感成直线上升。

以往他们连过年都吃不上的奢侈大餐,现在成了家常便饭,顿顿有肉,每天吃着细粮干饭,现在不仅仅给他们每个人发了一双陆战靴子,还给他们一人一套棉袄、棉裤、棉大衣,现在又是刀、又是铠甲。

没办法,川军穷呀,像样一点的铁甲被那些川军将领当成传家宝,传了一代又一代,平时不用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的卷起来收好,有一点铁锈都让他们紧张万分,一副铁甲的甲叶让他们擦得薄了一半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现在一副铁甲有多贵,为将者心知肚明,虽然现在钢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钢铁虽然不值钱,可是手艺却值钱了。

除非是朝廷的官方机构,私人是不允许制造铠甲的,有手艺的工匠,私自打造一副铠甲,钢材自己出,没有几百上千两银,谁敢冒着掉脑袋的风险为你打造一副铠甲呢?

而且,几百上千两银子,还不一定能找到合格的工匠。现在有人大大方方的白送他们如此精良的盔甲,他们能不高兴么!

高高兴兴的川军在向导的引领下,来到京城参观,全旭非常重视商业,通过这次范围内的整改,拆除几乎全部的棚户区,使整个北京城的整体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变。

同时,建设部的规划,与辽东风格一样,采取统一风格,既统一的商铺层数高度,宽窄,这样以来,一眼望着,各家各户的商铺层层叠叠。

尽管寒风呼啸,却阻挡不住人们对于逛街的热情,如果不考虑没有霓虹灯、电线,来到北京东直门大街,一定会以为,这是哪个城市的仿古式街道呢。

全旭对于未来北京城的规模,会持续扩充城市规模,当然,城墙他是不会拆除的,拆除城墙为了城市的发展,真是可笑。西安的城墙没有拆除,影响西安的城市发展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并不影响,古代的城门可以直接通行车辆,对于车流的影响,可以说,还不如临时设立的检查站影响大呢。

川军士兵就像刘姥姥进入大观园,看什么都稀奇,当然更多的是震撼,比如服装一条街,足足上千家,售卖各式各样的店铺。

比如说,美食街,从街头到街尾,全部都是各式各样的美食,酒店也是如此,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味,那种甜腻腻,带着食物味道的空气,在后世的人,肯定会不厌其烦,在这个时代的百姓,却感觉这才是人间烟火味道。

秦翼明发明秦良玉的兴致似乎不高,仿佛有心思,他就小心翼翼的问道:“姑姑,您有心事吗?”

秦良玉苦笑道:“咱们这位陛下,似乎对四川那儿的兴趣不大!”

秦翼明摇摇头:“不会,当今圣上,乃不世帅才,一定能看出四川的战略地位!”

我们提到四川,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川菜的麻欢辣道,想到的是火锅,想到的是川茶、川酒、川妹子,想到的是天府之国,山川壮丽,物产丰隆,想到的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其实在今天这个远离战争的和平年代,已经很少有人能够想到,四川还是中国的战略地位,古代的巴蜀是中国帝王之基。

以四川而争衡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恃其险而坐守之,则必至于亡。昔者汉高尝用之矣。汉高王巴蜀,都南郑,出陈仓,定三秦,战于荥阳、成皋之间,而天下遂归于汉。

若取江南,必攻四川,若四川在手,天下无忧,南北朝时期,氐秦苻坚以一百多万军队进攻东晋,号称掷鞭可断长江之流,可谓是非常嚣张。

当然,说最狂的话,挨最毒打。苻坚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八万五千北府军打得全军溃败,丧师亡国。

蒙古之所以能攻克南宋,凭借的也是巴蜀包抄,南京的地位,一旦长江顺流而下,根本就没有防守住的可能。晋统一三国,其实也是先攻蜀汉,后灭吴国。

所以说,四川的经济地位和矿山资源,都是次要的,关键是,这是统一天下的先手棋。

秦良玉叹了口气道:“若是说当今圣上,不懂军略,恐怕没有敢相信,他这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也并非全旭要跟秦良玉耍心机,主要是全旭希望秦良玉可以通过她的所见所闻,进一步了解全氏朝廷的政策。

简单来说,全氏朝廷与朱氏大明,并非只是在对于士大夫的打压方面,全旭并非一定要把所有的士大夫斩尽杀绝。愿意合作,全旭也是举手欢迎。真以为全氏王朝那一万七千多所小学,还有两千多所中学,十几所大学的老师是哪里来的?

这当然,只是一部分愿意接受全旭新政的读书人,对于那些冥顽不灵的,自然不会客气,对于愿意接受新政的人,自然是大开方便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