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连锁反应(1 / 2)

对于满朝大臣而言,今年的八月初六实在太不平静。

先是一早圣上在太庙哀思过度昏厥。

而后圣上又在东安门外遭遇刺杀,这两桩事任何一桩挑出来,都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

李天于东安门外遇刺的消息传开,满朝震惊自不用说,负责京城治安的兵马司和顺天府,已经是乱成一团。

封锁澄清坊的圣旨传到东城兵马司,东城兵马司指挥使白起良一个趔趄呆坐到了地上,半天回不过神。

甭管这伙刺客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他这个负责东城治安的主官算是做到头了。

丢官事小,杀头事大,被这种无妄之灾搞得心里憋闷的白起良,很快便将矛头对准了澄清坊。

一声令下,东城兵马司五百巡街武侯,防火巡使倾巢出动,仅用了半个时辰不到,便将澄清坊外出的各个街口堵了个密不透风。

连锁反应这才刚刚开始,京城分治两县,西城是宛平县,东城是大兴县,两县县衙同样有维稳治安之责。

东城大兴县县令刘鸿虽然没有接到圣旨,但也不敢袖手旁观,点上衙门内八十捕快和二十火枪手,亲自领队,直奔爆发刺驾事件的成寿大街。

除此之外,顺天府,驻扎于澄清坊外的羽林右卫,以及东厂锦衣卫,纷纷派出人马奔赴澄清坊各展手段。

一时间,整个澄清坊到处都是穿着各色官府的官差,成寿大街更是被几个衙门围成了铁桶,除了伤者家属与来往郎中,无人能再从澄清坊进出。

事情到这里依旧没完。

澄清坊是诸多王府所在,许多亲王担心惹祸上身,为了洗清嫌疑,纷纷上奏请求面圣。

府中的家将护卫也都派出去了七七八八,说什么也要协助官府彻查此事。

内阁正堂,得知消息的首辅杨士奇,当即着令召开紧急阁议,誓要就此事拿出个章程。

消息传到六部五寺衙门,早上刚刚松口气的部堂大员们早已是惊弓之鸟,虽未再一窝蜂的涌向内廷,但派出问信的属官却是一批接着一批。

宫城内外一片压抑,而刺杀事件的主角李天,此时却在承天门上迎风而立,脸色平常。

踩着五百年后将被称为天安门的青石地砖,李天心中思绪纷纷,静静听着一旁江保汇报各种情况。

“陛下,刺客中有个叫雷天胜的身份已经查出来了,是明教在京城分舵的舵主,东厂三年前就有画像记录在案。”

果然是明教,李天干笑了两声,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

“传旨下去,除了东厂和东城兵马司的人,让其他衙门都撤了吧。”

“陛下,此事极为恶劣,现在就让锦衣卫等衙门撤走是不是有些为时尚早?”

“一点也不早。”

两手撑在城墙的砖垛上,任由携着凉意的秋风吹过面颊,李天抿了抿嘴道:

“这次明教刺杀朕显然是一时兴起,并无任何计划部署,能查的蛛丝马迹肯定是少得可怜。

那么多衙门堆在那,除了让百姓觉得朝堂露怯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老奴明白了。”

江保传旨去了,唯有王福和郑和还在李天身旁,郑和一直跟着,王福是得知皇帝遇刺匆忙赶来。

李天这会儿没什么心情问王福钱庄的事情,心里只是不停的琢磨,怎么才能把明教斩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