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内阁阁议(1 / 2)

秋高气爽,万里无云,桂树飘香,空气宜人。

大明永乐二十二年八月初八的后阁中,君与臣正商议着一件足以改变天下的大事。

李天高居上位,八张油润光亮的檀木靠椅分列两排,左边坐着以杨士奇为首的四位阁老,右边坐着以工部尚书吴中为首的周镇二人。

皇帝亲自主持,四位阁老一位部堂出席列位。

如此高规格的阁议,饶是周镇已是三品大员,也只觉得手心发汗,两股颤颤。

环顾众臣,李天含笑着点了点头,随手放下手中杯盏,清了清嗓子看向周镇:

“周侍郎,该来的都来了,可以说了。”

“微臣遵旨。”

拱手一应,周镇板正的站起了身,看向一圈大佬,开始深入浅出的将水泥一事娓娓道来。

水泥这玩意古今未有,所有人都陌生的很,周镇说的十分仔细,杨士奇等人也听的很是认真,听到不太明白的地方,还会时不时的发问两句。

“诸位阁老,水泥此物夺天地之造化,使凡人可比肩天工,日后必将影响我大明方方面面,基本就是如此了。”

周镇回身落座,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空气一片寂静,只能听到些许粗厚的呼吸声。

坐在上位哒哒敲着桌案,李天也不着急,眼角含笑,静静自己的这些左膀右臂慢慢消化。

时间一晃而过小半刻,众人总算收拾好了情绪,杨士奇身为内阁首辅,率先拱手发言:

“陛下,以老臣愚见,水泥此物比必须牢牢握在朝廷手中,万万不可泄之于外。”

架桥修路,堤坝高楼听上去一片花团锦簇,确实诱人的很。但在杨士奇看来,水泥这玩意在军事边防的用途,那才叫一个可怕。

木寨不如土堡,土堡不如筑城,满朝文武众所周知。可朝廷要在边疆建一座石头城,动辄便要征发民夫数万。

开采,加工,运料,筑城,工期往往至少一年半,甚至更久。

但若是使上这水泥,一切便会截然不同。

朝廷可在京城烧好熟料后再运送出外,到了地方就地取材,拌上砂石灰浆,按照周镇所说,连半个月都要不了就能凝固成型。

区区半月,一座坚不可摧的石头城便能拔地而起,如此神速,让杨士奇可谓是又喜又怕。

他喜的是有了水泥,大明边疆便可永享安宁。至于怕的,则是烧制水泥的法子泄露,让那些北虏异族学去。

杨士奇心中滔滔所想虽然并未明说,但今个儿这内阁中,坐的都是聪明人,杨士奇一说不可泄露于外,众人便都了然于胸。

杨士奇一脸复杂的神情李天看在眼里,但李天并不打算揉碎了给杨士奇解释。

要知道发展技术就需要银子,银子从何而来?得从大明六千万百姓的市场中而来。这么大的市场想捂着被子吃独户,根本不可能。

“士奇不必忧心,朕心中自有计较。”随便给杨士奇喂了颗没味儿的定心丸,李天环顾一干重臣,沉声道:

“今日朕召尔等前来,为的不是将水泥攥在手里,而是想让你们集思广益,好好琢磨琢磨怎么才能让水泥造福天下黎民百姓。”

李天此话一出,算是给这次阁议定了调子。

杨士奇闻言面色一暗,心知自己起错了话头,赶忙端起茶盏小口抿茶,掩饰尴尬,不再搭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