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组建新军(1 / 2)

转而微笑着向两人问道,

“朕有一个疑问,不知道二位国公可否给朕解答一下。”

两人一怔,不明白李天为什么突然转变了话头,可是李天既然发问了,他们也只好强行止住心里的翻涌的波涛。

低声道,

“请陛下发问。”

李天正色道,

“那好,二位国公听好了!”

“太祖初年,天下初定,民生稍复,太祖制定出军户制度,到洪武八年。

天下卫所屯田八十万顷,洪武二十一年时,屯田结余军粮足有两千七百万担”

“那么朕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屯田逐年增加,为何当年能养活数百万大军的卫所。

到了现如今,居然连区区两百万大军都养活不了,还要朝廷每年耗费数百万两银子去贴补。”

“难道说,所谓盛世都是假象,朕听到的见到的都是谎言不成。”

看似在发问,实在是在逼问。

不管是朱勇还是张辅,怎么可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还不是各级官员层层剥削,导致卫所屯田的收入逐年降低。

更有甚者,大部分屯田根本就成了某些军官的私产,入不敷出也只不过是好听的说法罢了。

可是这种话,他们如何敢和李天说。

见他们不敢说话了,李天冷哼道,

“既然卫所已经如此困顿,每年还需要朝廷花费半数税负养活,朕为什么还要他们存在?”

两人已经被李天的连番逼问,弄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纠结半响,张辅苦着脸道,

“可是陛下,若是废除了卫所制度,那大明的九边该怎么镇守,天下各地又该由谁来震慑啊!”

李天冷哼一声。

“难道没了卫所,朕就找不到其他的办法了吗,汉朝怎么弄得,盛唐又是怎么弄得。”

张辅哑然,不敢置信的道,

“难道……难道,陛下是打算恢复从前的募兵制!”

“是又如何,反正都是朝廷花钱养兵,为什么不养些专职打仗的。”

不管是什么时代,拿钱卖命的兵,战斗力,都是比强制入伍,心不甘情不愿的民兵要来的强。

可即便如此,相比募兵的巨大花销,民兵的廉价却又是历朝历代的当权者首选。

这也是唐朝的府兵制和明朝卫所制的由来。

心中百转千回,张辅是不信李天会完全舍弃卫所制度的。

可是李天的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又不由不得他不信。

仿佛在做最后的挣扎似得对李天说道,

“可是陛下,募兵不比其他,每月军饷都要足额发放,朝廷本来税负就不多。

要养活数百万大军,一年花销可能要几千万两银子都不止,朝廷哪来这么多的银钱啊。”

见他总算是问道了点子上。

李天笑道,

“谁说朕要养活数百万大军,若是有一只百战百胜,以一敌十的大军。

只需二十万人,朕就有信心将大明的九边守的风雨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