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后手(2 / 2)

这帮几波人,不管那一路都能给自己带回来海量的消息。

明的暗的,软的硬的几乎都齐备了。

若果再加上,明年将要过去的,兵部尚书李庆的清查小组,南京的那帮玩弄阴谋诡计的家伙们,到底能不能坚持到,李天过去都还是个问题。

所以,李天其实对南京的这帮家伙并未怎么太过放在心上。

在他的考虑中,大不了再来一次,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就行了。

实在不行,学汉朝来个推恩令,也是可以的。

也就是时间可能脱得久一点,但解决这帮子勋贵,其实并不难。

而李天之所以,明知道是这帮人在背后捣鬼,却依旧没对他们动真格的原因,其实也有两点。

首先,这帮勋贵固然囤积土地聚揽钱财,严重的损害了朝廷和百姓的利益。

可他们却又是实打实的有能耐的武将,是大明保家卫国的保障,在新军还未彻底走向正规形成一定的规模之前,将他们全盘废弃,

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可能引起极大的动荡,对李天今后的计划不利。

其次就是,将来的大明,可不仅仅局限在大明现有的地盘之内呢。

不管是今后征服草原,还是向南收服暹罗,向东征服高丽日本,又或者是在海外建设殖民地。

这些既懂得官场规则,又有统兵打仗经验的勋贵们是最理想的管理者。

少了他们的帮助,将来李天的殖民计划可是要大大折扣,甚至要延期很多年的。

所以,在情在理在势,李天都不能也不忍心将这些大明精英中的精英给一网打尽。

再有一点就是,勋贵集团,还是李天在前期对抗官绅集团的有力帮手。

他们双方不管那一方的实力受到了严重打击,都会让另一方崛起。

一头独大的局势,可不是李天愿意看到的。

有人可能会说了,既然勋贵集团是大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为什么不多培养一些新的忠于自己的勋贵,来替换这些不听话的家伙呢。

你以为李天没有想个这个问题吗。

李天其实老早就有这个想法了,但时机未到。

不管是新军还是蒸汽机,公路这些硬核实力还都没形成一定的规模,贸然提拔一些年轻的勋贵,不仅没有好处,反而有极大的坏处。

或许三五年之后,李天的实力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之后,那时候才是他开始真正扶植亲信的时候。

现在吗,他依然要靠这些人,来维持大明的长久稳定。

李天对勋贵们的心思是复杂的,复杂到他自己都不太清楚,到底是留他们好,还是不留的好。

在这个完全要依靠关系纽带来办大事的时代。

皇帝也是需要时不时的维持这种复杂的关系网的,而勋贵们恰巧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这就是皇帝的难处和无奈的地方。

所谓大明一朝,不和亲,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在李天看来,对外的强硬,也只不过是为了掩盖,对内的软弱放纵而已。

喜欢我在明朝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我在明朝当皇帝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