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形势逆转(1 / 2)

他们也是真的想借此机会,好好清理一下水面上的那些盗匪们。

但仅凭他们这一艘船,几百号人,是无论如何也照看不过来,沿江两岸,数百里的水面的。

所以他们还需要大量的援助,这其中南京兵部愿不愿意帮忙,而南京那些掌握实权的勋贵们到底愿不愿意帮忙,才是这件事最后能否成行的关键。

说实话,其实朱瞻基他们这次私自出兵去剿匪,已经算是越界了。

在没有朝廷的正是命令,没有皇帝亲笔御批加盖了兵部大印的文书,私下动用一艘舰船数百官兵,不管有什么理由,都已经算是犯了朝廷的忌讳。

可有一说一。

如果这次出兵的主要负责人是陈洪,那陈洪这辈子算是到头了。

即便最后功过相抵不杀头,但在牢里关一辈子都算是好的,闹不好还可能充军发配三千里。

可由于他们在出兵之前,用了一个太子被袭击,他们这次出兵其实是为了给太子殿下复仇,顺便剿灭了一个水寨。

这就完全没问题了。

要知道,陈洪等人现在身上的职责是什么?

正是保护太子殿下的安全,凡是能威胁到太子殿下安全的事,他们其实都可以做的。

所以这次出兵也就成了有理有据,朝廷上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的。

可还是先头那句话,想要荡清整个江面的水盗,凭他们一艘船几百人,是完全不够的。

必须要得到整个南京城支持才勉强有一点希望。

而陈洪和朱瞻基,这次大搞献俘仪式,其实就是借用民意,逼迫南京的真正掌权者不得不支持自己。

不然的话,只要是随便一个南京的官员或者某个勋贵,阴阳怪气的给朝廷上书一封,即便朱瞻基他们这次是光明正大的行动。

也会被抹黑成,朱瞻基任意妄为,不顾皇家体统胡作非为。

到时候,不要说真的为沿江百姓做点事了,最后朱瞻基等人不被处罚可能都是好的了。

但这次献俘仪式一搞,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从这一刻起,差不多整个南京城的百姓,都知道了太子帮他们,清剿了水盗,而且还大胜而归。

你南京满城的勋贵,各种大小官员几千号,各种军队全加起来几十万。

居然还放任江面上水盗横行,最后还要靠太子殿下的随身护卫来做这件事。

你说你南京的官员们都是干什么吃的,百姓们花钱养着你们,还不如养头猪来的有用。

这样一来,民意被他们争取了过来,南京方面的官员,就算是不想管,也不得不管了。

这也是当时张仪良和何林他们苦恼的地方。

他们也不是不想出兵,也不是不想维护一方安宁。

但朝廷出兵有极大的限制,尤其是他们这种身居高位的人,做事必须更加的谨慎。

否则一个弄不好,就会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所以他们宁可装作什么都看不见,听见不,也不愿意冒险上书出兵。

即便是上书了,朝廷也同意。

但到底该怎么打,由谁出兵,出多少兵,军费又从哪里出,这都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