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万炮齐鸣不是梦!(1 / 2)

它的出现,对于大明军队战斗力的加强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

有人可能会说了,造这样一门火炮,好像也没什么难度吧,既然这么厉害,为什么从前就没人想到呢。

并不是没人想到,而是,他们即便想到了也没办法做得到。

要知道,过去火炮不是用黄铜来铸造,就是用铸铁来制造。

但黄铜是什么,在这个时代,铜就是钱啊。

一个几千斤的大炮,仅是材料上的造价,就价值快一千两银子了,如果再算上各种工序的花销这个数量还要翻上一倍。

你以为这就完了,远远没有。

一尊大炮的成品率是很低的,一起造三四门,假如其中有一门合格,那都是走了狗屎运的。

往常,至少要造五六门才能得到一个合格的大炮。

这样算起来,一门几千斤的大炮,造价少说一两万两银子。

几十门大炮,那就是几十万两银子了。

几十万两银子可是相当于,两三万大军一年的俸禄了。

在这个战争几乎全靠人多的时代,在很多人的眼中,两万人的大军,可是比几十门大炮要有用的多,所以大炮迟迟得不到革命性的发展,也是有原因的。

当然,这里说的是哪种可以轰破城墙哪种重炮。

战舰上的用的哪种轻型炮,火力要弱上不少,造价相应的也便宜不少。

总的来说,不是古人不想造更多的大炮,而是技术的限制,以及造价上的高昂,才让大炮这种战争大杀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得到发展。

但自打李天发明了水力锻锤,让精钢的产量一下子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这才让他们有了用精钢来代替黄铜来铸炮的可能。

要知道,从前一块上好的精钢价格,可是堪比同等重量的黄金的。

他们连用铜来铸炮都舍不得呢,又怎么可能舍得用堪比黄金的精钢来铸炮。

再加上,从前的精钢在质量上也是没办法和现如今李天他们炼制出来的钢相比较的。

用了精钢也未必能造得出合格的大炮,所以他们才从来都没尝试过。

大炮的质量和造价一下子降低到了如此的程度,这才是让刘保和等人兴奋不已的主要原因。

李天一时无法理解,但这并不妨碍,他对刘保和等人的努力进行表扬。

眼前这几十门火炮,都是已经经过了测试,准备交付新军使用的。

看着眼前这些崭新的火炮一字排开,仿佛是在等待着它未来的主人的检阅似的。

李天心中还是不禁涌起了一股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澎湃之感。

他想象着,这么多门大炮,齐声轰鸣,城墙轰然倒塌,敌人的军阵瞬息间崩溃的场面,嘴角不禁微微翘起。

“这才是我大明,该有的样子,这才是一个强国,应有的气魄和底蕴啊!”

“刘保和你们做的很好。

但这点数量还是远远的不够的,将来,朕打算造一万门大炮,然后分散到九边去,看看那个不开眼的家伙,还敢对咱大明不敬!”

听到李天这话,刘保和的脸上露出了十分为难的神色。

这几十门大炮,已经耗尽了兵工厂和陈记半年以来所产的所有精钢了。

一万门大炮,以现在的产能计算,半年五十门,一年一百门,一万门,可是要一百年才行。

他以为李天这只是在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