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地主家傻儿子(1 / 1)

“你是谁,来这边干什么!”“我来找爹爹啊,姐姐你在干什么,我也想看……”孙若微已经知道了自己身处的这个地方是南京行宫,再加上眼前这个人身上的穿着,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很自然就猜测对方应该不是皇子,就是皇亲国戚。可让他疑惑的是,这个人分明是一个成年人了,目测比自己都要大五六岁,但这智力怎么好像五六岁的孩子似的呢。“难不成这是个傻子?他刚刚说,来这边找他爹,难道房子里面的人是他爹?能让太子都十分尊敬的人,又是皇亲国戚,那会是谁呢。”就在他疑惑的时候,房间里面突然传来而来一个儒雅的声音,“圭儿,是你在外面吗,快进来,进过你堂弟……”朱文圭也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孙若微十分的亲切,听见里面的声音,上前一把拉住孙若微的衣袖,满脸真诚的对她说道,“爹爹叫我了,姐姐和我一起进去吧,我介绍你们认识……”孙若微当即吓了一跳,一下子就慌乱了起来,想要挣脱,可没想到,朱文奎虽说智力不是很高,但力气可不小,拉扯之下,她一时间竟然没办法挣脱。“哎哎,你别拉我呀,衣服要被撕破了……”大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孙若微就这么心不甘情不愿的,被这个傻小子给拉进了房间。“爹爹,你看我又找到了一个朋友……”朱文奎像是小孩子献宝一样,和房间内的朱允炆炫耀。孙若微还没弄清情况,就被拉扯了进来,但在见到这个傻大个口中的爹爹竟然是个和尚的时候,她整个人的三观都碎了一地。“这是什么情况,他们老朱家竟然还有当和尚的人?还有和尚怎么可能有儿子,还是这么大的儿子?”猛然见到孙若微这么一个外人,不管是朱瞻基还是朱允炆都是一脸的惊讶的。“圭儿,都和你说了多少次了,你怎么能随便打搅别人呢。”一边说着,一边起身对孙若微恭敬的行了一礼,然后对她歉意的说道,“这位施主,实在抱歉,小儿自幼患疾,智力停留在孩童时期,若是多有打搅,还请施主谅解!”朱允炆这一行礼,把孙若微都给吓了一跳,她心里已经笃定,房间中的人必然不是个普通人,即便是个和尚也不会是个普通和尚。一下子就有些慌了,先前的玩闹心里,此时也荡然无存,“大师不必如此,应该是我打搅了你们才是……”说着,她就想赶紧逃离这个地方,一点点的往后撤。可朱文奎好似不愿她离开似的,死死地抓着她的衣袖,怎么都不愿撒手。“姐姐不要走,留下来陪我玩,好不好……”如此孩子气的话语,从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口中说出来,怎么听都显得怪异无比。朱允炆无奈的叹息,一时间也是没什么办法。好在朱瞻基还算眼疾手快,急忙上前两步,主动上前抓着了朱文奎的手,将他的注意力转移之后说道,“这位是就是文圭堂兄吧,长得真是一表人才啊。”“堂兄?你是谁,你认识我和爹爹吗!”“认识,怎么不认识,我是你堂弟呀……”“哇,真的?太好了,我又多了一个朋友,爹爹,你看我一天就认识了两个新朋友呢……”如果朱文奎的话是从一个小孩子的口里说出来,那自然不会有什么违和感,甚至大家听了,还会由心的感到高兴。但此刻停在众人耳中,却是一股深深的惋惜。朱瞻基也算是心思十分透彻的人,知道这个场面不能继续下去了。于是他紧忙对朱允炆说道,“大伯,今天有些晚了,您先好好安歇,侄儿先带文圭堂兄去逛逛……”朱允炆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温情的道,“如此再好不过了!”然后转头对朱文奎说道,“他是你堂弟,跟他去玩吧,记住爹跟你说过的话,不要胡闹知道了吗!”朱文奎见朱允炆竟然同意急忙点头道,“孩儿知道了,谢谢爹……”说着就迫不及待的拉着朱瞻基的手往外走。临走还不忘又拉起还在迷糊中的孙若微,一脸傻笑的道,“太好了,我们可以一起去玩喽……”来到了外面,朱文奎自己在中间,一手抓着一个人,蹦蹦跳跳的带着两人往外面走。二人心里是老大的不情愿,却也不敢凶他,都是一脸的无奈。朱文奎自顾自的往前走,朱瞻基在身后看了一眼孙若微。有些好奇的道,“你怎么跑到这边来了,我之前不是和你说,让你们在那边先休息一阵子吗!”孙若微冲他翻了一个白眼,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我还想问你呢,你怎么会突然间冒出一个大伯,和这么大一个堂兄?”这话问的朱瞻基一时语塞,朱允炆和朱文奎的身份是绝对保密的,轻易不能和外人透露,他一时间也想不到合理的解释。“这个你不用管,你只需要知道,他们的身份不简单,绝对不能和外人说知道吗!”孙若微不以为然,“自己的亲大伯亲堂兄,有什么不能说的,难不成你们家还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不能让外人知道不成?”朱瞻基是彻底无语了,最后只能用威胁的语气道,“不行就是不行,至于原因,日后我爹同意了,我在和你解释。我这可不是和你危言耸听啊。万一让坏人知道了他们的身份,不说天下会彻底打乱吧,整个南京城必然会生灵涂炭,难不成你愿意见到这种事情发生不成?”见朱瞻基说的竟然这么严肃,好像也不是在说谎似的,孙若微心里还真有的发憷了。可她还是嘴硬的道,“哼,不说就不说,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过为了补偿本小姐今天的损失,你要陪我五十……啊不,五百两银子……”朱瞻基此时心里乱的很,随意的点了点头道,“行行行,只要你能保守这个秘密,帮我照顾好我这个堂兄,别说五百两,就是五千两五万两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