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下(2 / 2)

谢琳琅是不会在第三人面前问沈固另外一个真实科研室的研究内容的,所以就顺着这个玩具的话题开展了新的谈话。

沈固说第一批要做的玩具有三个,都是比较容易上手和被接纳的益智类玩具。

第一个玩具是小孔成像原理做的。

用光照简直,然后把倒影投到墙壁上就会出现那些图案了,还有就是万花筒,塑料的参与,会让这个玩具更具乐玩的性质。

还有一种黏土一样的玩具,套在手上一甩,就可以黏在墙上,但是因为材料的特殊性,这个黏土一样的玩具会被轻易的剥离下来。

这个黏土玩具,倒是上个月招聘到的这方面的人才提议的,前两者是沈固根据望远镜和小孔成像的远离做的玩具。

谢琳琅想了想,自己印象中八零年代的玩具有什么呢。

她那个时候是流行芭比娃娃各种变形金刚带唱歌的带闪光的,就连那种滑板车都是带炫彩特效的。

这个年代的玩具,她还……

对了!

之前听一个前辈提过一种玩具,就是将小小的塑料玩具,或者纸条或者其他什么的,藏在一个个小格子上面,然后用纸封住,好像是几毛钱一个洞戳下去。

谢琳琅尝试描述了一下自己的建议,没想到被沈固采纳了。

他还用那种想挖你来当设计师的眼神盯着谢琳琅。

自家媳妇的脑袋里经常装着奇奇怪怪的与众不同的想法,说不定设计玩具什么的,她还挺合适。

谢琳琅呵呵一笑。

她的童年,其实去新华书店比较多。

毕竟里面空调冷气还有无数的书都免费看,你就算在里面看完,都没人说你什么。

至于玩具,还真接触的不多。

沈固只能暂时打消了那个念头,下午去上班的时候就提了这个猜猜乐的想法。

是他媳妇取的名字。

聘请来的人才惊为天人。

第一批玩具在一个月后顺利的生产出来了。

随着玩具先在周边开始批发甚至零售,玩具厂才被周围的人所知道,这是省内第一家那么大规模的玩具厂,来这边参观和探听情况的人是一茬接着一茬的。

沈固玩具厂这边的事情主要是交给其他几个人主事的,但是明面上这个厂子还是他的,所以当玩具厂的名气出去,被当地的报社找上门来的时候,接受采访的还的是沈固。

沈固:……可以转让给媳妇么。

他不喜欢被采访。

报社的人表示不会拍摄他的正脸,沈固才勉为其难的接受了。

沈先生,请问当时您是怎么想到要开一家玩具厂的呢,最开始的初衷是什么?

沈固得体的回答:“因为我自己有个可爱的小宝贝,但是平时接触到的玩具并不多,我希望能建立一个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启迪的玩具厂。”其实是做个幌子,玩具厂的钱出去成本赚来的钱几乎都要投到实验室。

“那么请问沈先生,你们做玩具厂的定价,是要比其他省市的玩具要高的,请问有什么底气才能定价那么高么,据我们所知,那种发条式玩具,一个也就卖到一块五毛钱,你们目前最便宜的玩具,定价是发条玩具的三倍。”

“哦,这个啊,记者女士接触过我们的玩具吗?”沈固提出了反问。

“额,这个还真没有。”她一个大人玩什么玩具啊。

沈固从抽屉下面拿出来几个成品,让记者试玩一下。

女记者一开始还不知道怎么操作,等每样玩具都体验过之后,这个问题就不问了。

为什么贵,因为好玩啊,还能引发孩子的探索。

她刚才看了很久,以大人的角度来看,那个叫万花筒的东西就是里面有几个塑料片,为什么当视线集中在那个小孔洞的时候随便动一下能组成那么多的图案。

还有那个直白的叫做小孔成像一号的玩具,也是让她都好奇死了。

出于成年人的矜持,她控制住了自己,将玩具都放回桌上:“好吧,沈先生,我大概知道您的回答了,这款玩具确实很有意思,对了,其他玩具都比较直白,最有童趣的就是万花筒和猜猜乐,这是您给取的名字吗。”

“万花筒是我们内部的人才取的名字。”

“那猜猜乐是……”

没想到沈固取出来那么可爱的玩具名字。

“是我媳妇,谢琳琅取的。”

女记者明显的眼前一亮,话题都偏了;“原来您是谢干事的丈夫,对了,谢干事最近是不是又憋着什么大招呢,能不能透露一下,每一年年底她都带给我们大家新的上限,去年的限购已经到了五斤这么恐怖的数字,今年是不是又要来个翻倍?”

“这点无可奉告。”沈固回答道。

女记者失望不已。

又试探着问了几个两人相处的问题,结果沈固却感兴趣了。

“她(媳妇)是个很努力的人,私底下并没有两面派,甚至比你们想象的还要上进用心。”

“我的烦恼就是她一工作起来,是连轴转,心疼(主要因素)却也为她骄傲(次要因素)。”

“她最让我心动的,没有最这个词,她就是个让我心动的集合体,打个喷嚏都美。”

女记者浑身一个激灵,总觉得有点酥麻又有点带劲,是为什么?

还有,前面还一本正经打官腔的沈先生,一提到媳妇的时候那口若悬河的样儿是要闹哪样啊。

采访结束,女记者让摄影师拍了沈固脖子以下的地方。

回去的时候一看,哎呦,没露出那种好看有气质的脸,却将一双骨节均匀,瘦长有力的手掌拍得清清楚楚,连坐姿体态都那么好看。

有些人,在上天散播美貌和智慧的时候,撑伞了,有些人,却是被上天随后扔到美貌和智慧的海洋里遨游。

女记者一边整理稿子,一边在心里吐槽,她一定就是前者,沈固那种就是后者了。

稿子很快通过了审核,毕竟女记者工作经验多了,写稿子并不难,加上之前做过几期爆款的报纸文章,所以写出来的东西,保证能一下就抓住读者的眼球的。

很快,被主编批准两万份的报纸一份份刷出来流入四亚进行销售。

于是,副作用来了。

谢琳琅之前被采访后那种路人都狂热的追捧她的场景,再现了。

这次是沈固和谢琳琅一起被人追捧。

看了报纸上面尾巴那半截就开始各种脑补的读者朋友们,给这两人来了个打油诗。(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