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毅就是这么一个人,三分钟的热情,想到什么了,当时满脑子都是那件事,不把它办好,就感觉全身不自在。
于是在众人莫名其妙的目光中,郑毅带领着一部分空闲的奴隶,浩浩荡荡的杀向了竹林。
晚上的时候,他们满载而归。
一则是冬笋,则是大量的竹子。
“毅,你弄这么多竹子回来干什么,家里面不是有很多吗。”
村子要搞竹制品,平时自然是有砍伐的竹子在村子的,岩大很好奇,为什么还要去砍伐。
“额,村子那些都是篾匠们需要的,我做房子还是另外弄一些比较好。”
稍微解释了一句,郑毅便指挥人把那些竹子堆到了自己的房屋旁。
村子有个热闹,自然会吸引很多人来观望。
特别是郑毅,他的一举一动,都吸引着奴隶们的目光。
这会儿已经又不少人过来了。
“都看什么,到饭点了,你们难道不想吃饭。”
现在回归私有制制度,又自己在家自己做饭的,当然也有在饭堂吃的。
处于习惯,大部分人还是喜欢去饭堂。
无他,便宜量又大,管饱。
自己搞的话,太浪费时间了。
划不来。
人天生就会比较,不是对生活充满仪式感的,真的没几个人愿意自己开锅单吃的。
除非是一家子。
这里的一家人,基本上都是本身就是的,且都是单亲母亲,因为这个年代的孩子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
就这事情,郑毅已经不止一次吐槽了。
这意味着,搞着搞着,说不定哪天就要近亲结婚了。
想想近亲结婚的后果,郑毅就想摇头。
畸形儿太多。
实在不利于部落的发展。
晚饭的时候,郑毅在饭桌上和族人们说了一些竹屋的大致构架,描述了一下竹林空幽的意境。
好吧…这些基本上是对牛弹琴,众人的关注点只有一个,用竹子搭建的房屋,能叮嘱积雪的重量吗?
他们刚迁徙来这里,就经历了一次房屋倒塌事件,这事给众人照成了一定的心理阴影。
所以做房子,他们首先考虑的就是房顶的承重能力如何。
“没问题的,只要结构恰当,不会出事的。”
郑毅笑着说道,喝了一口鲜鱼汤之后,这才继续说道:“我现做出来个样板,到时候你们喜欢的话也可以做一个。”
衣食住行,永远是人类逃不开的话题。
房子,他们现在基本上都有了,造型很简单,牢固可靠,样式基本统一。
要不是房子门前都有一个大大的编号,那些奴隶估计连自己的房子都找不到。
这顿晚饭和往常一样,聊着天,吃着肉,聊一些八卦。
说是某某奴隶今天表现的不错,考勤上给他记上一笔,周末发工资多给一点。
既然是私有制,村子当然是雇佣奴隶们做事了。
都是有工资可拿的。
作为后勤主管的岩七,开着玩笑说:“毅,我们仓库里面的现金可不多了,你可要准备了。”
四千多人,每天创造的价值是一个可观的数字,这也就意味着他们需要付出一大笔钱去犒劳奴隶们。
这是他们应得的。
劳动获取,非常光荣。
他们可以用钱去小卖部买的任何他们喜欢的东西。
肥皂,蜂蜜,鱼丸,干果,盐等等,只要是村子有的基本上小卖部里都有。
当然,铁器除外,铁器目前位置还是村子所有的。
所以那些篾匠都是直接来竹制厂上班的,下班之后,铁器都是要被专门的人负责回收的。
少一把都不行。
这也是之举,铁器就那么多,没个地方都需要,不可能给个人的,除非他是岩大这样的实权人物嗨差不多。
“还剩多少钱,有统计过吗?”
“差不多还有六十万吧。”
别问岩七为什么会知道,他好歹是第一批的识字的,成绩一直还不错,加减乘除还是会一些的。
在加上后勤部时常有学生过来当义务工,稍微复查一遍就不会出错了。
“还有这么多啊,那不着急。”
话题到这里就转了方向,众人开始讨论积雪在肉眼可见的融化,过不了几天草原可能就要露出视野了。
他们该如何规划。
“要我说,直接一把火烧了最省事。”
有人出主义,郑毅看了他一眼,是星,这家伙果然喜欢第一个接茬。
老习惯了。
“可以,我觉得也行,一点点的去清理实在太麻烦了,有那个时间,我还不如多打点猎物回来。”
其他族人也纷纷表示此法可行,郑毅见状当然是随大流了。
反正一把火的事情,又不是多困难。
唯一需要注意的可能就是防火带的设置了。
“那具体要开荒多大的面积。”
春天来临,众人知道该干什么,开荒种地,他们心底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习惯了。
这是好现象。
郑毅很欣慰。
部落要发展,靠天生天养是行不通的,只能发展农业,才能迅速积累资本,跨越到工业社会去。
喜欢我在原始社会当老大请大家收藏:()我在原始社会当老大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