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一波未平(2 / 2)

便是放弃糜烂的辽、沈数百里土地,收缩至宁远、锦州一带建立防线。

孙承宗的设想,是提升宁远兵备佥事袁崇焕的地位,令他驻守宁远,而自己放弃广宁,移驻锦州。

宁、锦一带,层层筑起高垒,招募辽人守辽土,扩充辽东军的规模,形成一道天堑。

叶向高知道,自己没有去过辽东,并不能理解孙承宗的想法,所以,他选择将这份奏本下部议。

......

孙承宗的奏本一下部议,即在朝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一石激起千层浪,前几日针对王化贞、熊廷弼之争者,转头又搅入设立宁、锦防线之论。

在此期间,部院中出现了另一个声音。

这些人曾支持熊廷弼,声称袁崇焕人微言轻,不足以任大事。

通政司提议,常驻辽阳的熊廷弼移往山海关,调大同巡抚高第往山海关,任蓟辽经略,佐熊廷弼事。

随即,东林诸臣的反对声音接踵而至。

一时间,各种争论的奏本纷纷飞往西暖阁。

大理寺、都察院等官员详细列举守山海关的种种不可取,款款而言一旦山海关失陷,百里后即是京师,奴骑朝夕可至。

所谓一墙之隔系九庙安危,防线必然距京师越远越好,最好的选择,是距山海关西数百里的宁远。

以宁、锦为雍墙,扩充辽东军备,护卫山海,进而保卫京师。

事实证明,朱由校临朝与否,根本不影响对朝廷大事的照常决断。

西暖阁里,朱由校冷笑连连。

王在晋、顾秉谦望着阴沉着脸的皇帝,也都是闷头坐着,一声未吭。

朝中所有的议论,都止于驻防山海,还是设立宁、锦防线,可放弃辽、沈说的容易,那是几百里汉土!

一旦大军撤回,百姓必要跟随,多少人要因此流离失所,建虏若兴兵再犯,又要造成多少损失。

何况,辽沈一旦放弃,建奴就会得到富庶的辽沈平原,从而彻底做大,想再夺回来,又谈何容易?

争论山海、宁锦何处驻防,暗地里却仍是东林、阉党之争。

东林党、阉党都想用自己人掌握辽事大权,一个是孙承宗力荐的袁崇焕,一个则是谄媚魏忠贤的小人高第。

还有一件事,也让朱由校不得不上心,便是永宁宣抚土司奢崇明自请提兵两万,支援辽东战事的题本。

这份题本,直接让朱由校将目光转到了西南边陲。

他打着什么主意,朱由校怎么可能不知道?

奢崇明这份题本一上,说明叛乱他已准备妥当,几乎就在朝夕之间。

奢安、沙普之乱,波及四省,持续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彻底平定。

这个时候,大明尚还是一线作战,西南一旦乱起来,变成两线作战,那可就麻烦了。

所以,要在奢崇明明目张胆反叛之前就调度妥当,待他一起,直接以雷霆之势镇压!

想到这里,朱由校眼眸微动,静静道:

“传谕,为秦良玉之夫马千乘平反,荫一子为锦衣卫千户,四川监军太监邱乘云污蔑忠良,就地格杀。”

“密谕,四川巡抚许可求,奢崇明来重庆时,不得放其入城,急早兵备,以防激变。”

“密谕,石柱土司秦良玉、四川总兵杜文焕等,密切关注奢崇明、安邦彦二人。”

“密旨,加保定总兵鲁钦为太子少保,总督云贵、四川、广西,赐尚方宝剑,以重事权。”

“调四川、湖广、广西三省官军往重庆,各土司但有异动,不必请旨,就地剿灭。”(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