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那个场面,童波就觉得挺带感的。
傍晚,在教学楼412阶梯教室里,学生会召开了一次小范围的会。
参会的是至少都是各个部的部长,副部长,都是学生会的中坚人物。
会议是付正刚老师召集的,主角却是陈飞扬。
这是一次关于“吃饱了”助学项目实施细节的宣读会,也可以说是答疑会。
在这个年代,外卖还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
在座的又都是学生,并没有任何做生意的实际经验,很难理解这玩意究竟有多大的市场,又该如何操作。
之前听陈飞扬和付正刚说得天花烂坠的,以为能赚到不少钱,大家还很期待。
但现在看到这么一个项目,不少人就懵逼了。
上看下看,左看右看,都不像是很有搞头的样子。
抛向陈飞扬的问题很多。
“陈主席,我比较好奇的是,为什么会取吃饱了这个名字,显得我们在做无用功的样子,要是没搞好,肯定会成为笑话的。”
首先提问的是宣传部部长唐永平,毕竟是负责宣传工作的,对口碑还是很敏感的。
陈飞扬答道:“这个名字很好啊,让人一听就知道是干什么的。
关键是方便传播,简单上口又好记,本身又是俗语,很快就能传开。
很多人即便不点外卖,也会记住这个名字。”
陈飞扬说得头头是道,貌似很有道理的样子。
当然,他不会告诉任何人,之所以取这么个名字,是源于改编前世名牌的恶趣味。
接着提问的是勤工部的副部长漆挺。
勤工部就是专门负责勤工助学的,为贫困生提供工作岗位。
说好听点,是负责安排工作,但是实际上,他们只是跑腿打杂。
帮贫困生联系工作,但具体招不招人,给多少工钱,哪是他们说了能算的?
校内的勤工助学岗位很是有限,僧多粥少,勤工部的工作压力很大,经常都有学生因为得不到岗位,到处传漆挺的坏话,说他收别人的钱,帮忙安排岗位。
漆挺今年才刚满二十岁,发际线就直追四十岁的中年老男人。
很秃然的感觉。
为什么勤工部是由漆挺这个副部长来说话呢,因为部长是过来人,已经看破红尘,很佛系了。
单单一句看破红尘,就可以想象他的发量。
这又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漆挺都快被勤工助学的岗位逼疯了。陈飞扬的助学工程,对他而言就是救苦救难。
如果真的能成,他恨不得给陈飞扬跪下。
“陈主席,你给我透个底,大概能提供多少勤工俭学的工作岗位?十个还是二十个?”
漆挺顿了顿,又壮着胆子漫天要价:“要是能有三十个,我睡着了都能笑醒。”
“那你可能要失眠了。”陈飞扬说道:“你先组织一百个贫困生,明天集合开会,分配工作。”(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