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校长年龄到点,退休了,校长的宝座空了出来。
教育局正在酝酿新任校长的人选,目前王晓龙处于领跑地位,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下学期开学,他就要搬办公室了。
而在半年之前,他还是一个边缘化的副校长,被校领导们排挤。
但他就是抓住了机会,孤注一掷,甚至不惜与李校长闹翻,坚持与学不思合作,终于为自己迎来了曙光。
想到这里,王晓龙不由得感慨:人这一生只有那么一两次机遇,当机会来临时,一定要下狠心。
当然,如果判断是机遇还是坑,那就是另外一门学问了,最关键的是看准人。
王晓龙当时就觉得陈飞扬不是池中之物,将来肯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结果证明,他还是看走眼了。
陈飞扬成就事业,根本用不着等到将来。
这才多长时间,就已经是上过省台访谈节目的著名企业家了。
王晓龙暗暗庆幸自己的幸运。
朱书记凑上前来,笑道:“老王你是得好好感谢一下陈飞扬。”
“没说的,明天我摆一桌。”
“还是别摆酒了,你摆了,别人也要摆,岂不是又回到之前不知道赴谁家宴会的局面了,到头来又要我们自己掏钱请客。王校长你的算盘倒是打得精,总是占便宜。”
陈飞扬说道:“你如果想感谢我,很简单啊,把今年升到高三的学生给我送过来。”
“这有什么问题,根本不用你提醒。哪怕我什么都不做,学生们都会主动来报名。”王晓龙跟陈飞扬碰了一下杯子,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接着,他又笑道:“你现在担心的不应该是生源,而是学生太多的问题。
到时候,场地,师资都需要扩大。”
陈飞扬说道:“没什么好操心的,无非就是多花钱而已,只要是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
王晓龙和朱明亮面面相觑,这话说得也太豪气了吧。
但你又没法反驳他。
就问你气不气?
……
随着电视台和报纸连篇累牍的报道,学不思本来就不小的名气,更加火爆了。
这年头,不但要看广告,还要看疗效。
对学生而言,高考成绩说明一切,别的都不好使。
学不思现在打广告,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花招,把状元装逼的图片一放,再来一个670俱乐部的百人合照。
请问,还需要再说什么吗?
学不思现在还没开始新学期的招生工作呢,前来报名的家长就挤破了门槛。
不仅仅是容城本地的,还有很多外地的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过来。
为了方便这些外地的学生,学不思特意搞了一个暑期班,结果消息刚刚放出去半天,名额就已经占满了。
这个时候,很多人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了这个商机,原来补课的钱这么好赚。
很多人开始有样学样创办补习班。
但是最好的时机已经过去了,优生和优秀教师的资源,都已经被学不思垄断了。
没办法,只能跟在学不思后面,吃点残羹剩饭。(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