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像现在这样,陈飞扬随便搬个家,都整出这么大的动静。
陈飞扬全程都没有动手的机会,就在一旁看着,稍微想加入劳动大军,就被人抢着把活干了。
这个家,搬得毫无游戏体验。
吴雪琼让郑强带上几个人,跟她一起去附近的商店里买了十箱饮料,抬回来给大家喝。
吴雪琼顺手拿了两瓶饮料,递到陈飞扬和叶青芸的面前。
陈飞扬顺手接过来一看,是今年新火爆的旭日升冰茶。
这个牌子是几年前就有了的,不过当初只是一个小小的供销社,还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但是这个供销社的新上任的主任老段非常厉害,脑子活络,1993年,他把供销社改组,成立了旭日集团。
然后他围绕传统饮品“茶”作文章,首创了“冰茶”这个概念。
冰茶一经推出,就在十里八乡卖火了,迅速占领了本地和周边市场,当年就创造盈利几百万。
赚了钱之后,老段并没有把钱用于购买生产设备,而是全部投进了广告里。
经过广告的狂轰滥炸,在今年这个炎热的夏天,旭日升冰茶迎来了大爆发。
不但赚了五千万,还迅速扩张,开了23家分公司。
如果陈飞扬没记错的话,明年他们的销售业绩将会是5亿这样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数字。
更夸张的是,到了98年,这个数字将飙升到30亿。
就是这么神奇,在这个草莽江湖的年代,每天都有财富神话在上演。
但旭日升的好景不长,风光了没几年就完蛋了。
一方面是因为贪功冒进,盲目扩张,一方面是内部管理不善。
都是穷逼的时候,大家可以一起奋斗,同舟共济。
但是赚了大钱之后,各种骚操作就不断。
很多企业家经常把一个词挂在嘴边:大企业病。
旭日升其实就算是一个反面教材中的典型。
当企业做大到一定程度,其实员工,乃至部门领导,他们的利益与企业整体的利益,就不再是一致的了。
每个人,每个部门,盯着的都是自己的利益,至于对公司好不好,那不是自己该管的事,也管不了。
他们想方设法的,就要完成自己的考核目标。
比如旭日升公司,成功地太容易,让高层领导产生了一个错觉:公司管理很简单,无非就是找经销商,铺货,回款而已。
于是他们对业务员的考核指标就只有一个,回款。
业务员又不是傻子,老老实实为了公司奔波。
为了多回款,他们纷纷跟经销商达成协议:只要你回款,我就答应你的返利条件,我还能向公司给你要政策,甚至你卖过期产品,我都当做没看见。
甚至还出现过这样的状况,由于政策太过优厚,经销商为了拿到奖励,就胡乱进货。
本地卖不掉,就把货拉到外地去降价卖,甚至出现零售价比出厂价还要低的奇葩状况。
混乱到这个程度,倒闭就是必然的了。
陈飞扬现在的生意也是越做越大,他得时刻警醒自己,谨记前车之鉴,不要膨胀了,走上错误的道路,一不小心就翻车。(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