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现在足协搞得所谓青训,说白了就是做个样子,完全是个花架子。
所谓的青训能不能出效果,他们自己心里门清。
出于急功近利出成绩的目的,三年前还搞了一个骚套路,从全国选拔了22个16岁年龄段的孩子,远赴巴西去训练。
这就是备受无数球迷期待,背负着中国足球未来希望的,大名鼎鼎的“健立宝”。
健立宝队目前正在巴西,由朱指导带队训练,明年将要回国,被视为冲击世界杯的生力军。
中国足协总是想着抄捷径,不肯踏踏实实走大路,以为选拔一只队,去巴西呆三年就能速成,并将其视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全部希望。
但现实很残酷,明年的冲击世界杯之旅,将以失败告终。
从此之后,足协也再也没有搞过健立宝这种模式了。
这支少年足球队被化整为零,分散到各个俱乐部参加联赛。
到底这支球队是不是真正学到了巴西桑巴足球的东西,无人再去考证了。
事实是多年后,广大球迷能看到的中国足球,只能说是没有最坏只有更坏。
中国足球就像一个讳疾忌医的病人,不肯忍痛进行正规治疗,总是尝试各种江湖郎中的偏方。
足球并不是那么复杂的东西,欧洲联赛和隔壁的两个邻居都玩明白了。
不踏踏实实搞青训,就是死路一条。
陈飞扬继续说道:“我捐这一百万,必须落到实处,每一分钱花到什么地方,我都会监督。如果有人上下其手,别怪我不客气。”
国内的青训,在钱方面就是一笔糊涂账。
很多基层教练就是以捞钱为目的。
不但捞上面发下来的钱,还要捞下面学员的钱,甚至到了明码标价的地步。
现在有一种说法,家里没有二十万,压根就不要想着走这条路。
陈飞扬前世见过很多这样的例子。
叶青芸家隔壁别墅的邻居,小孩很喜欢踢球,家里又有钱,想着读不读书无所谓,就送去踢球了。
结果后来生意垮了,家道中落,孩子没法继续送钱进一线队,被退回来了。
都二十多岁的大小子了,读书也晚了,而且去球队疯了这么几年,哪里还读得下去书!
后来这个小孩子只能去开出租车。
当他的孩子读完幼儿园,问梦想是什么,回答想当球星,差点被他把腿打断。
中国足球职业化之前,踢球的收益没有那么大,穷人的孩子还能指望下这碗饭。
职业化之后,穷人家的孩子别想走这条路了。
所以职业化二十多年,中国足球一直在夕阳下奔跑。
越来越菜,不是没有原因的。
陈飞扬也没指望着足协能够怎么样,他们不拖后踢就不错了。
青训这事,得自己来,培养一个算一个。
……
打完比赛之后,晚上照例要聚一次餐。
“陈总,我敬你一杯,踢的太牛逼了。”孙南一个劲地拍马屁:“今天这比赛,是我有史以来踢的最爽的一次。”
以前他都是踢大爷球,也没人跟他上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