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秦克的团队只是从理论上验证了这个“放射性元素无害化”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而已,具体到操作层面还有很多细微的不确定性,尤其是整个实验涉及到不同频率的强弱激光照射,切换需要精确到毫秒级别,能量密度需要精确到0.1J/cm2。
这使得实验还原的精度、准确度等都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实验的结果。
所以当时拜托清木的纪兴明院士和燕大的杜鉴章院士进行实验后,秦克还想过自己亲自旁观并跟进实验,以求在最短时间内取得理想的实验结果。
不过因为考虑到实验有一定的放射性危险,纪、杜两位院士坚决不让秦克和宁青筠接近实验室,秦克只能惋惜地放弃这个打算,这才有了后续返回远州“度假”的行程。
此刻听着纪兴明院士那尤带着不敢置信语气的激动话语,秦克也精神一振:“纪院士,你的实验报告呢?弄出来了就马上发我一份。”
“我的助手们还在整理所有实验流程和数据,详细的报告要晚上才能出来,出来后我会第一时间发给您和宁院士。接下来只有我们验证这个实验的可重复性,就可以宣布正式‘放射性元素无害化’问题已得到彻底的解决!”纪兴明院士那的声音兴奋得根本就不像是四五十岁的人。
事实上纪兴明院士现在确实处于极度亢奋的状态。
铯-137是裂变产生的最重要的放射性铯同位素,其半衰期约需30年,完全消失则长达3百年。由于具有放射毒性,一旦环境中的铯-137被人体吸收,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在核爆炸或者核事故所致的环境污染检测中,铯-137是重点检测的放射性元素之一。
而现在,那块不过指甲大小、在实验前还能检测到强烈到β辐射和γ辐射的铯-137金属,此刻就在手心里就安全地放在他的手心里。
严格按着实验经过数十种特殊激光照射处理后,这块铯-137金属竟真的不再衰变,也没变为铯-135、铯-134!
这简直颠覆了纪兴明院士过往有关放射性元素的理论体系,要知道放射性元素的核不稳定,为了达到稳定状态,放射性元素的核会通过不同方式释放能量或者粒子,从而转变成其他核或同位素,这就是衰变。
衰变是一种随机事件,任何一种放射性元素都可能在下一秒就发生衰变,也可能在10亿年以后才衰变,至于半衰期,其所描述的只是一种概率。
现在铯-137金属居然处于稳定状态,显然没有发射出β粒子及正电子,质子并没转化为中子,中子也没有转化为质子。是因为它的核获得某些能量或者失去某些能量变得稳定了?还是半衰期的概率变得无限小?
虽然亲自做过上百次实验了,但纪兴明院士依然未没能弄明白为何通过这样的实验就能达成如此不可思议的结果,更不明白其中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