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张煌言提出两个区分,无疑是给那些有政治抱负,想干事的官员吃下一枚定心丸。
这让他们面对困难时,不至于畏手畏脚,担心犯错而不敢尝试。
同时,对于那些贪官污吏,也依然有威慑性,展示了朝廷整顿吏治的决心。
高欢放心地将山西的扫尾工作,交给了张煌言,自己很快就乘坐火车,离开了山西,去河北考察。
此时在太津铁路上,三辆火车已经运行大半个月,将一车车的煤炭,运到了天津。
入冬后,河北大地降温,百姓很快发现,往日只有王公贵族和地主老财烧得起的煤炭,价格变得十分低廉。
另外,河北地界,开始出现一种蜂窝藕煤,造出来的藕煤,极为便宜,就是普通人家也烧得起。
高欢离开太原后,便到了北京,与河北布政史司,探讨修建北京到张家口,北京到山海关,以及北京到山东的铁路线。
这一探讨,就到了冬天,高欢随即又开始视察了河北煤炭储备,调研太津铁路对河北煤炭供应,以及煤炭价格的影响。
入冬后,北方下起鹅毛大雪,气温骤降。
汜减 7 5zw .c*om 汜。高欢与调研的官员,发现即便是有山西煤炭运来,依旧无法满足北方百姓冬季取暖的问题,而且他提议的藕煤,并没有得到推广。
在煤炭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也是解决短缺的一个办法,于是高欢要求建立国营藕煤厂,增加藕煤的生产。
这样不仅能够让百姓花钱少,还能减少能源的浪费,不过藕煤出来后,市场的反应并不是很好,于是高欢又提出买藕煤送炉子的营销策略,终于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北京城内家家户户都用上煤炉子。
有了炉子,百姓很快就发现,藕煤确实便宜又好用,一时间,百姓们纷纷采购,都说这个冬天,不用挨冻了。
因为煤炭价格下跌,普通人家也能烧上煤炭,导致河北煤炭需求大增,山西的煤矿一部分留在河北满足河北的需求,一部分则转运到山东、东北和江南,让山西的矿老板狠狠地赚了一笔。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个冬天,河北、山东、东北各地的百姓,都躲在屋里,坐在炕上聊天。
“爹,今年煤矿价格便宜,俺定了一车煤,夜里不用受冻了!”
“这都是陛下想着我们百姓啊……”
同样的对话,发生在各家各户,几千年来,他们第一次遇见这样为民办事的官府,不少老人家里都挂上皇帝的半身像,提到皇帝陛下,就已经是感动得热泪盈眶。
临近年关时,高欢前往藕煤厂视察,数万百姓得知消息,把藕煤厂围的水泄不通,纷纷山呼万岁,高欢走进人群中,老百姓拉着高欢就哭得稀里哗啦地。
当然,他们并不是悲伤,而是看见皇帝陛下,太感动,太激动了。
这让随行的官员,都大受震撼,才明白高欢一直强调,不能脱离群众,是什么意思,也明白高欢在乾朝的地位,是任何人都无法动摇的。
高欢也被百姓的热情吓到,等他离开藕煤厂,听河北的官员谈起,来才知道北方每年都会冻死很多人,有的老头老太,夜里睡下,早上就给冻硬了。
&#29306&#22914&#32&#55&#53&#122&#119&#46&#99&#111&#109&#32&#29306&#22914&#12290……
这个冬天,大乾北方的百姓,因为煤炭供应充足,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天。
隔海相望的日本,他们的冬天却格外的寒冷。
此时,在江户城外的壕沟和营地内,扶桑国的军队,冻得瑟瑟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