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如此说,太折煞末将了。”韩奕再拜道。
郭威忽然又问道:“我听说李榖李大人与你交情不一般?”
韩奕心中微惊,他跟李榖的关系虽然极近,但也没必要四处宣扬,知道的人也只有心腹等少数人。郭威自答道:
“我这是听冯太师说的。临来时,我曾去向冯太师请益,冯太师给了我一些良策,包括让李大人为转运使,现在想来,太师所言真乃金玉良言啊。我大军三处讨逆,大军所需粮草、兵甲与箭矢数以百万计,全靠李大人居中运送。李大人运筹帷幄,有萧何之材,让我军没有后顾之忧。李大人确实是国之干材,不做宰相可惜了。”
“末将与李大人确有交情,李大人当面,末将以侄自居。”韩奕道。他老老实实地将内情,原原本本地禀告郭威知道。
郭威听完,若有所思:“我是武夫,粗通文墨,竟不知令叔韩熙载的文名,惭愧啊。中原纷扰数十年,衣冠南迁者数不胜数,近者淮南,远者两蜀、闽越甚至岭南,这倒也不奇怪。待他日中原治平,我大汉必将一统河山,不令朝野贤士遁亡,共致太平盛世。”
这是郭威的自谦之语,他虽然读书不多,但对文人一向极为尊敬,这是他与杨邠、史弘肇之辈鲜明区别的地方。
“不知太尉为何提到李大人?”韩奕小心翼翼地问道。
“我只是有感而发,倘若你以后见到李大人,务必向他转达我的谢意。”郭威道。
郭威古井不波的脸色,让韩奕猜不出他内心的想法,韩奕只得点头称是:“若见到李大人,末将必会将太尉谢意带到。”
正当郭威与韩奕二人拉近交情之时,辕门外来了位汉子。
这汉子大约二十一二岁的模样,一身衣衫已经破了,但还算干净整洁,脚上一双破靴,沾满了尘土,看不出原本的色彩。瞧他神情像是风餐露宿,走了不少路的样子,但手提一根齐眉棒,身材孔武,如一员威风凛凛大将。
“干什么的?”巡查的军士,远远就看到这汉子直奔辕门。
汉子停了下来,抱拳道:“在下想投军,请大哥代我向郭太尉禀报一声。”
“哈哈!”军士们笑了起来,“像太尉这般人物,岂是你这闲汉想见就见的?”
“在下非是闲汉。”汉子忙道,“赵某乃洛阳夹马营人氏,家父名讳赵弘殷,在禁军中也官至指挥使,我实乃将家子。烦请大哥向太尉禀报一声。”
军士们疑惑道:“你父亲既是当官的,不在家享福,或是去你父军中任职,为何来此处当兵?”
汉子回道:“朝廷用兵,正是吾辈男儿奋起之时,岂能靠父亲庇护?听闻太尉行军至此,故在下想在太尉帐下听令,杀敌立功。”
军士们见汉子相貌堂堂,虽然衣衫与神情潦倒,但谈吐非一般平民子弟可比,那赵弘殷官爵虽不高,但总比他们大头兵有权势得多。当中一人说道:“我替你向太尉禀报,太尉愿不愿见你,只有天知道。另外,你叫什么名字?”
“赵匡胤!”汉子回答道。
~~~~~~~~~~~~~~~~~~~~~~~~~~~~~~~~~~~~~~~~~~~~~~~~~~~~~~~~~~
注1:读蔡东藩《五代史演义》,说南唐军队为呼应李守贞,兵进沂州、海州一带,后汉是郭威领兵对阵。笔者翻阅经典史书,包括《十国春秋》南唐大将李金全的个人传记,并未说这是郭威亲自率军击退南唐军。
当时郭威驻师今山西省南部,而沂州、海州在今江苏北部连云港一带,也就是淮河下游、黄海边上,两地直线距离至少一千公里。后汉朝廷最可能的选择,应是让东南沿淮驻军抵抗,再让淮河上游及汉水襄阳、随州一带的汉军呼应,佯动威慑,而不是让郭威千里迢迢地跑来。
或许蔡氏只是想当然。或许是笔者孤陋寡闻,没看到准确史料的缘故。
喜欢五代末年风云录请大家收藏:五代末年风云录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