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兵力悬殊(1 / 1)

武当生死簿 关坡村 1021 字 2022-12-29

狼牙隘口。瞭望塔上,宋冰河一边盯着魔军驻地的动静,一边懊恼着。“魔兵越来越多了!难道这一次是我真的大意了?”他只带了一百五十人来!现在他开始担忧了。按照他之前的设想,三百莽兵对付一千魔兵,那是绰绰有余。可他没料到,魔兵会源源不断地增兵,现在已经远远不止一千了。这就让他手下这三百人显得很有些不自量力了。“传令兵,现在魔兵的人数是多少?”宋冰河问道。传令兵回答:“两千九百六十五人。”宋冰河倒吸了一口凉气。将近三千魔兵啊!是莽兵人数的十倍!虽说莽兵里的佼佼者,可以做到以一敌十,可并不是每个莽兵都能做到啊。再说,单兵战斗力再强,能改变战争结局吗?以三百对三千,莽军大概率会被击溃。宋冰河懊恼的捶了一下自己的脑门。他想起临行前,邱索交代过,要他多带一些兵力。当时他一口回绝了,牛气哄哄地表示,挡不住魔兵,他不就不回军营了。如今看来,当时那些话,简直是可笑啊!宋冰河叹了口气,回头看了看泰来镇的方向。心里想的是:老大,你可千万别跟我一般见识,最好派一支军队在暗中协助我,要不然,我很可能守不住狼牙隘口啊!心里这么想着,嘴上却硬得很:“弟兄们,咱们如今面对十倍于我们的敌人,我们该怎么办?”弟兄们面面相觑,没一个吭声的。在下,宋冰河尴尬了,他本来是想激励一下士气的啊!如今没人搭他的话茬,他还怎么激励啊?“喂!李守将,你们怎么了?怎么变得这么消沉啊?你们是军人,时刻都要有昂扬的斗志!干嘛一副垂头丧气的表情?看看把弟兄们都带得无精打采的!这怎么行啊!”宋冰河对那守将严厉斥责道。李守将看了看宋冰河,又看了看手下弟兄,上前悄声说道:“宋将军,不是我们斗志不昂扬,实在是昂扬不起来啊!对面的魔兵已经三千多人了,咱们却只有三百人,这……任谁也昂扬不起来啊!还望将军体谅手下的难处。”这话一下子把宋冰河堵住了。当兵的虽说要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可是面对如此悬殊的力量对比,眼睛再瞎的人也看得出来,莽军处于绝对劣势。在这种情况下,想让士兵们斗志昂扬、生龙活虎,那不纯粹为难人嘛!当兵的可以服从命令,但当兵的又不瞎!不能将士兵当成手里的玩具,任由自己的意志来错扁揉圆。……宋冰河回身看着这三百弟兄。他现在确实有点懊悔。甚至想过要不要派人回军营求援。只要他派人回去,邱索肯定会派兵过来增援。但他拉不下这个脸啊!自己临行前当着中军帐那么多将领的面说的那些话,自己能咽回去?“不行!要是这样就求援,我宋冰河这辈子就抬不起头了!即使求援,我也要在拼尽全力、无可挽回的情况下才行!”这么想着,宋冰河的眼神渐渐坚定起来。他对士兵们说道:“弟兄们,今天这种局面,确实对我们非常不利。这其中,主要都是我的责任!是我太过麻痹大意了。原本,我应该多带一些兵力过来,但我低估了魔军的实力。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三条路,一是撤退,二是等待增援,三是与魔军周旋。”弟兄们顿时窃窃私语起来。“撤退?这第一条路,明显不合适啊!”“是啊!咱们虽然跟莽军力量对比悬殊,可也不至于主动撤退,将狼牙隘口拱手相让啊!”“对!这第一条路不能选!做什么也不能做逃兵!”“那第二条路怎么样呢?等待增援?咱们这三百人只要死守隘口,应该可以等到增援部队的到来。”“这是要我们做缩头乌龟吗?龟缩在隘口里,任凭魔兵挑衅叫骂,咱们绝不出战?”“我觉得这样不好!太有损咱们莽军的军威了!”“是啊,咱们莽军成立这么久,每次战斗都是以主动攻击见长,从来不曾做过缩头乌龟。”“看来这第二条路也不行!那就只有第三条路了!”“与魔军周旋?这听起来倒有点意思啊!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周旋?”“咱们让宋将军给仔细讲讲吧?”“好!宋将军,你给我们讲讲怎样与魔军周旋!”士兵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很快,大部分士兵都打成了一致意见,大家都选第三条路。李守将向宋冰河汇报道:“将军,弟兄们想听你讲讲怎样与魔兵周旋。”宋冰河很高兴。弟兄们选了第三条路!这让他觉得,弟兄们的内心还是渴望战斗的!莽军的战斗精神并没有被湮灭!只不过眼前的局势太过恶劣,弟兄们有点发怵了而已。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选择撤退和等待,而是选择了周旋。与敌周旋,是在己方实力不足的情况下,所能采取的最主动的方式了。……“好!既然弟兄们选择与敌周旋,那本将就正式确定这第三条路为我们行动的总纲。”说完,宋冰河召集了几个小头领,就在瞭望塔里简单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确定与敌周旋的方案。莽军只有三百人,如果龟缩在隘口里,那就只有等死。小头领们一致同意,将这三百人分成三个小队。两个小队驻守隘口,一个小队前出到隘口外面去。宋冰河说:“前出隘口的小队,会遇到比较凶险的状况。我决定自己亲自带队!李守将,你留下继续镇守隘口。”李守将赶紧劝道:“将军,你身份尊贵,不宜直接带队出征!再说,前出隘口,非常凶险,万一有个闪失……”宋冰河说:“放心,不会有事的。这一次其实是我连累了弟兄们,如果我多带一些兵力来……唉!”“将军不要自责,战场之事,瞬息万变,谁也不能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