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镇守北疆,身后就是家乡!(2 / 2)

武道焚天 小无相公 2577 字 2023-01-01

森林从原野的最东方,一直蔓延至最西方。

数不清的杉、冷杉、落叶松和松树……构建成树木茂密的针叶林,耸立在雪地里,仿如一支屹立在山岭之间的浩瀚大军,镇守在北境和冰原的交界之处。

在史书当中。

此地本来没有着一座雪域密林。

叶家镇守北境以后,一直在此地种植树木。

这千百年来。

此地就有了这么一座封锁在冰原南侧,隔断这座原野的浩瀚密林。

若是没有这座密林,邪祟入侵北境之时,北境的守军只能在空阔的旷野当中,拉开阵势,跟侵入北境的邪祟决一死战。

有了雪域密林则不一样。

这样的深山老林,为镇守在此地的北境守军,提供了最佳的天然屏障,那重重叠叠树木,以及厚厚的荆棘丛,就相当于阻挡邪祟重逢的屏障,可以减缓邪祟的行进速度,会将大群的邪祟分割开来;林中可以设置伏兵、布置陷阱……

最初的时候。

雪域密林只是一道用来防御邪祟的防线,只有军队驻扎在此地。

随着时间推移。

当雪域密林的树林范围越来越大,树林里的物产就变得丰富起来。

现如今。

雪域密林的诸多城池当中,已经住着上百万的黎民百姓。

一旦密林关失守。

首当其冲的就是雪域密林里的黎民百姓。

寒潮天灾之事,关系到整个北境的生死存亡。

这个道理,哪怕连那些密林九卫的士卒,都心知肚明。

这些年来,密林九卫的军主们不干人事,将好好的密林九卫,搞得乌烟瘴气,但密林九卫的士卒,大多都是直接从雪域密林的本地人当中,征召入伍。

对于这些士卒而言,身后就是家乡。

守土有责!

一旦密林关失守,邪祟大军冲进雪域密林,第一个要遭殃的,就是这些士卒的家乡,以及家乡里的父老乡亲,家中的父母妻儿……

这一战并不只是为了叶家而战,而是为了这些士卒自己的故乡,为了他们自己的亲人而战。

根本就不需要叶北玄去激发他们的士气。

保家卫国是最朴素的道理。

人人都懂。

尤其是。

叶北玄并没有像其他诸侯国的君王一样,在打仗的时候,一个人躲在后面,而是带着妻子,夫妻二人,一同来到战场,跟这些镇守边疆的士卒,同进同退。

军心非常的稳定。

不过。

行军作战,往往不只是冲上去打一仗那么的简单,其中还涉及到很多问题,诸如后勤辎重,以及整肃军容,照顾伤病等等许多的问题。

但这些事情,叶北玄不必亲力亲为。

杨开帆的父亲杨威,也就是叶北玄的举叔,在杨开帆来到雪域密林的第二天,也来到了此处。

若论军中的威望,杨威算得上是北境军中的第一人,是成名已久的宿将,早在叶北玄的父亲叶拓在世的时候,杨威在军中已是威名远扬,也曾经统管过整个雪域密林的军事。

十余万大军当中,有不少基层将校,甚至都是由杨威一手提拔而来。

现如今。

叶北玄就将军中的各种琐事,全都交给杨威处理,有杨威在密林关,整个北境大军上上下下,全都井井有条。

万事俱备。

就等着寒潮天灾来袭。

不过。

寒潮天灾虽然跟普通的邪祟入侵不一样,但寒潮天灾里的邪祟,也依旧是邪祟,依旧有着邪祟的习性。

邪祟不会在白天出现,确切的说,是不会在阳光之下出现。

只因,白天阳气十足,会让邪祟觉得很不舒服。

而一旦有太阳,邪祟若是站在阳光之下,则会直接被晒伤,哪怕冬天里,天寒地冻,也是一样,只要太阳一出来,照在邪祟身上,就会将邪祟晒的浑身冒烟,甚至直接将邪祟点燃。

然而。

要是在下雪的天气里,邪祟未必不会在白天出现。

正如今时今日。

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而来。

这样的天气,哪怕是白天,邪祟也会像夜间一样,非常的活跃。

一大早。

叶北玄就站在了城楼之上,肃然凝视着北方冰原,哪怕吃东西,也是由别人送过来,随意吃上几口。

不知不觉间。

肩膀上就积累了厚厚的雪花。

叶北玄浑然不绝,只凝神眺望远方。

因为风不大,没有横扫雪地,将积雪吹碎卷起冰沙,视线并未有完全阻挡,只是看到的画面有些模糊,但目光能看到的远近距离,却跟平时相差无几。

整个北境,唯有叶北玄眼力最好。

只因叶北玄修炼了意念道体诀,而且这门天渊屠龙术在叶北玄手中,早已异变过多次,威势远在天渊聂家原版的意念道体诀之上。

叶北玄的目力,是寻常军卒的许多倍。

正因如此。

叶北玄才会自己站在城楼之上,观察敌情,看看邪祟大军有没有出现。

午后。

暴雪深处。

那灰蒙蒙的地平线,颜色出现了变化,灰线变成了黑线。

寒潮天灾来了!

数不清的邪祟,正从冰原深处而来,目标正是雪域密林,正是叶北玄所在的密林关。

只因邪祟数量太多,聚集在一起,远远看上去,就像是地平线染黑了一样。

“击鼓!”

叶北玄一声令下。

城楼上守着岗哨军鼓的士卒,立即拿起擂鼓槌,用力的敲响战鼓。

咚咚!

咚咚!

鼓声响彻四野。

紧接着,杨威在大校场里,面对着诸多军中将校,吹响了聚兵的号角。

呜……

喜欢武道焚天请大家收藏:武道焚天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