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天佑有心印证过往所学,继续讲道。
叶旭辉心有所悟,忽然抬头问道:“师父,何为真人?”
从上天得到生命的人是真人,真人与天溶为一体。明白这些道数的人,是通过内心的修炼才明白的,这就叫作“圣人”,圣人能以此类推而明白一切道理,人与万物一起生成,都是事物变化的结果。人所以能知晓事物,主要是有七个可以接受事物的“窍”。如果对事物有所疑惑,就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去排除,如果仍然不通,那就是方法不当。
叶旭辉再问:“七窍和五气之间有何关联?”
“当七窍畅通之时,五气就会得到滋养,滋养五气就要使精气住下,这就是所说的‘化’。”顾天佑道:所谓化,必须有五气,主要是指志、思、神、心、德而言,其中“神”是五气的总帅。
叶旭辉又问:“您命我站柴堆可是为了养气凝神?”
“一般而言宁静、祥和就能养气,养气就能得到祥和,这四个方面都不哀弱,周围就构不成威胁,对这种情况可以用‘无为’来处之。把五气寓于自身,就是所谓神化,当这种神化归于自身时,那就是真人了。”
“所谓真人,就是已经把自身与自然溶为一体,与大道完全符合,坚守无为法则来化育万物,以大自然的胸怀,广施善德来滋养五气,本着无为法则,包容智虑、思意,施展神威。士人如能心术通达,心神盛大,就能修养自己的心志。”
“先生,我时常烦心乱性,不能自控,可是与心志有关?”老板娘被顾天佑所讲吸引,走过来信口问道:“每当难以自制,荒唐过后又感到空虚悔恨,总觉着疲倦无趣。”
顾天佑:修养心志是由于思虑还没有通达。如果一个人有什么欲望,就会在心中想着去满足欲望。所以说心志不过是欲望的使者。欲望多了,心神就会涣散,意志就会消沉。意志消沉,思虑就无法通达。乱而难制,由此而来。
“先生言之有理,可有什么道理教我化解?”
顾天佑:心神专一,欲望就不会过多;欲望不多,意志就不会消沉;意志不消沉,思想脉络就会畅通;思想脉络畅通,就能心气和顺;心气和通就没有乱气郁积于心中。
说到这裏,念头前所未有的通达,索性说个痛快:“如果一个人的心志都得不到修养,那么五气就不会稳固;五气不稳固,思想就不会舒畅;思想不舒畅,意志就不会坚定;意志不坚定,应付外界的能力就不强;应付外界能力不强,就容易丧失意志,心裏空虚;丧失意志,心裏空虚,就丧失了神智;人一旦丧失了神智,他的精神就会陷入恍惚的状态;精神一旦陷入恍惚状态,那么他的意志、心气、精神三者就不会协调一致。”
舌吐莲花,口若悬河,声音越来越大,仿佛整个天地都充满了顾天佑布道之声。听懂听不懂的和似懂非懂的都被这声音吸引过来。
音乐戛然而止,载歌载舞的人们正默然往这边注视,完全忘我的走了过来。大通铺里的那伙人此刻都拥挤在大堂门口,一个个抻着脖子听的十分投入。
人群中一个苍老的声音问道:“请问先生,方圆之说与运道转化可关乎成败?”
这个问题比较深奥,很见修养,这个提问者显然非凡俗可比。顾天佑论道只当做是修行,言语之间引经据典又不抱残守缺,心之所至信口开河,全然不在意提问者为谁,有什么就说什么。
“天地是广大无边的,人事是无穷无尽的。所有这些又各以其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考察其中的计谋,就可以知道成败的结果。”顾天佑想到哪便说到哪:“所谓转圆,或转而吉,或转而凶,圣人凭借道来预测存亡大事,于是也知道了转圆是为了就方。所谓圆,就是为了便于语言合转;所谓方;就是为使事物稳定;所谓转化,是为了观察计谋。”
苍老者道:“说得好,先生果然有大才,还想请问一句,世之剑道者,若偏于剑术之利,能窥剑术之秘乎?”
顾天佑道:“不能,但是莫有喜用长剑的偏颇之心,欲以短剑取利致胜,实非剑道之正理,以心观敌,胜券在握;以眼观敌,则迷疑而败,求快之心,剑法所忌,悠闲适意进退从容,手慢心准,迷疑、惑扰一扫而空,乃为真实之空灵境界。”
苍老者又赞妙哉,话锋突然一转,扬声道:“妙解五轮,前所未闻,如此惊才艳羡者将要永别于世间,真是惜乎哀哉!”
顾天佑已知此人是谁,道:“生死有命,若该当你为兄弟报仇,我便死在你手中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苍老者道:“我困守西疆六十年,为的是一件宝物,却并非是为自己。”他叹了口气,“我的国家是个小国,背负着民族存亡的担忧,渴望着崛起的历史契机,这个机会曾经到来过,可恨被一些目光短浅的家伙给错过了,如果我们能占领远东五十年,这个世界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可惜现实从来没有如果,我这六十年所做的只是为了我的民族争回一点气运。”
“气运是什么?生存的土地就是一个民族气运!你困守西疆六十年都没搞清楚这个问题,又能争到什么气运?”顾天佑道:“我今晚讲道,完全是兴之所至,却没想到会把你给引出来,你跟踪我可是想为你兄弟报仇?”
苍老者叹道:“国运不可逆转,民族气运却还有一线生机,为了神国降临,大和民族愿意贡献第一批献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