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叛乱如火如荼、辽东尚在蛮夷之手,大明朝急需兵马,中兴二年底通过的屯军预算,在税赋征收之日便全力调拨,地方督抚、军府被朝廷告知要不计方法地筹措军费。
彰德营装甲第一师收回平阳府之后,杨鹤多方筹备,将叛军势力压制到了黄河以西。于是平原府的屯兵计划也开始实施。预算三大军营将增加兵马:彰德营二十个装甲师,约二十万车营官兵;太原营三十个师,约车、步三十万;徐州营五十个师,约水军、步骑五十万!
为了实现计划,需要大量的物资人员,许多原本生计困难的人找到了出路。识字的做官做吏,因为突然增加的机构急需大量从业人员;身家清白的青壮入伍,三大营急需大量的男丁,包吃住,有军饷;再不济,只要是活人,还可以到军屯上种地,或者去修水利、修铁路,稍有能耐的人也可以去兵工、商业厂坊做工。
为了在两三年内装备这一百万大军,工部侍郎宋应星压力十分大,他每天只睡两个时辰,吃两顿饭,一只不停地工作。四方都要各种兵器、帐篷、衣服等装备,宋应星制定相关的赏罚制度,一切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不然根本满足不了需求。
那些改进机器、管理方法,提高技术的人马上就能得到升迁和奖赏。
……一个疯狂的时代来临了,没有人预料到会发生这样的状况。人们发现升官发财变得更加容易,只要跟紧步伐就能很快地得到升迁、很快地发财。地方官开始卖命地刮地皮,因为满足了朝廷和军方的物资需求之后,立刻就可以升官。
地主缙绅在土地上无利可图,但是他们很快发现了更好的发财之路:经商。
特别是沿海那些有见识的缙绅地主,大发横财,暴发户与日俱增。他们干的事儿就是:海运。
工部将御动机、机床等各种技术推广之后,纺织业、铁业、车船业等加工行业生产效率直线上升,成匹丝绸、布料、各种铁器、奢侈品等在明朝价格低得让人瞠目结舌,而这些东西在周边国家、甚至弗朗机国家价格还没来得及下降。只要把东西运到国外,就能包赚不赔。
一时几乎全世界的金银矿都在帮明朝挖矿,大量的重金属玩意成船地运到大明……金银太多,各种原料、粮食又奇缺,导致这些东西价格暴涨,商贾们一切向钱看,想尽办法从别国弄这些东西回来卖。
海上并不太平,商贾们经常被盘踞在海岛上的海盗勒索交保护费,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收入。于是他们通过金钱收买言官,上书要求朝廷水师出海剿灭海盗。
因为海贸突然几何级增长,让朝廷也措手不及,沿海衙门人手不够,以至于很多商业税都没功夫去收。
如此繁荣的海贸,如果收足了税将是多么大的利润!朝廷正缺银子,朝中大臣早被白花花的银子给冲昏了头脑,所以很快就通过了奏章,组建直属户部的海税衙门,一边收税一边承诺剿灭海盗。
受了海上盘剥之苦的商贾眼看着巨大的利润因为那些该死的海盗受到影响,是恨之入骨,纷纷出资组建团练水师,出海护衞商队。朝廷怕这些人造反,只好加派官员收编私军,开出的条件就是装备火器、专业护航和剿匪。
官吏需求巨大,举人以上有功名的人成了香饽饽,哪里还有等待补缺的份?因为突然出现的繁荣,让朝廷体制无法适应,导致腐败贪污十分严重,但这并不影响财政收入,因为钱越来越多了,被那些官吏贪一些照样有钱弄上去……总之是有些混乱,会试、乡试的上榜名额也逐年上调,因为官员奇缺,内阁干了一件有明以来最不可思议的事儿:乡试改成一年一次。
……
张问实在没料到,原本只打算组建三大营军队,却没想到加上小小的御动机催动,竟然给大明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三年以后,即永历四年,光是中央财政收入就达到了两亿余两,而被那些贪官中饱私囊的钱财更是无法统计。
他作为帝国的掌舵人,有点手足无措了,大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最严重的问题是钱荒。这是户部有司官员取的名字,大概是因为流通货物太多,铜钱不够用,金银又无法满足小额交易,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还好沈碧瑶出谋划策,在她的组织下,联合许多钱庄开始印发纸币,这才缓解了问题。
另外的问题是其他国家开始仇视大明,因为明朝人一边干倾销的勾当,一边疯狂掠夺别人的粮食和资源,使得别国越来越穷。一些小国胆大妄为,发生多次残害明朝商人,哄抢等事件。
这时一些被大商贾收买的言官竟然上书朝廷出兵占领别国……
可是国内的叛乱和辽东都没解决,内阁怎么会答应去打别国?于是在巨大的舆情煽动下,永历四年八月,明廷只好发动了两线战争:原山西巡抚杨鹤,挂兵部右尚书衔,总理山西、陕西、河南、湖广四省军务,并节制太原大营三十个师,发动对西北叛军的大规模战争;
预计参战兵力徐州大营、彰德大营七十个新军师,共七十万兵马,加上辽东军十余万人……各种后勤、民夫无数,明朝号称两百万,对金国宣战……而金国仍然一如既往地崇拜骑射的威力,他们从来不曾改变过这样坚定的信仰。
张问自任总理军务,亲自指挥辽东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