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大家只当茶余饭后的谈资,笑笑也就罢了。谁知道她当真独自一人远奔了京州。你不知道我母亲祖上,扬州十日之时,族人几乎被旗人灭了门,侥幸活下的这一支誓死不入仕、不同旗人通婚。
“母亲私奔做小不说,还是嫁给一个旗人王爷,你说她不是任性妄为是什么?我祖父怎么能容她?差点叫人把她从京州绑回来按族规处置。
“阿玛当时同她打商量,要送她回去,或者再觅他人许配,是她横竖非要坚持嫁给阿玛的。阿玛也知道自己不过一时玩笑,却让母亲这样牺牲,便宠得厉害。也曾携母亲去祖父家登门谢罪,是被祖父大棒打出来的。
“她年纪小,心气高,又得了这样的委屈,阿玛更是一味恩宠。只是她一副宁折不曲的性子,怎么在大宅门里生存?不过就是折腾别人,再折腾自己。虽然后头做了当家主母,不见得旁人真是心服口服,自然有眼馋心恨的。
“记得那时候素瑾也再三央告,说阿玛待她绝无逾越,只是以礼相待,都是她一厢情愿,孩子的事情也是另有隐情。可母亲就是听不下去,查都不查,直接把她赶走。后来想想,我怕这事情也是被人摆布了。”
这些旧事却是他头一回听说,言语间自然难免怨怼。婉初骨子里头这份任性,倒是从她母亲身上得了几分。
荣逸泽和声安慰道:“就算她从前任性妄为,这件事情上,倒不一定真的骗了你。你想想,她若是真心不想叫你知道,大可不必这样大费周章地叫人吓唬你走。谁家子女会在父母有难时离开?怕是有旁人想叫你留下来罢了。这封信也许更不是你所想的那样……我猜伯母也许是怕你有一天知道了真相,迁怒了别人,才特意留信解释的。”
婉初歪头望了望他,她倒真没这样想过。可想想,他说得也不无道理。又想起母亲留给傅仰琛的信,继而恨道:“那就是那位大哥做的好事了!他不过是想要金子,怕不知道怎样骗了她去!”
荣逸泽轻叹了一口气,他这头为她母亲开脱了,她那头对她大哥成见又深了。不知道傅仰琛最后的愿望能不能达到,他既然答应了他,总得尽些努力。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失望久了,就没有义务再贪恋下去。如果能遇上什么人,这个人无欲无求地在一边盼了她二十多年,婉初,别说是你母亲,就是我怕是也要动心的。就算伯母先头想骗走你,是她不对,但设身处地地为她着想,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对女儿开口的事情。人生世上,难免有欺骗,不见得每一个欺骗都是恶意的。总有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你看,到现在全家人都还不知道我是老二。日子过得越久,越是没有张开口说出真相的勇气。于是就想,就这样算了吧,何必再起波澜?”
婉初唇角一抿,嗔了他一眼,手指在他额上一点:“说实话,你是不是得了他们什么好,这样费心给他们做说客!”
荣逸泽摆了一副被冤枉的表情,轻笑着捉住她的手:“都是一家人,不做和事佬,难道还要我煽风点火、火上浇油不成?”
“那母亲也不能躲着不见我。我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婉初嗫嚅着。
荣逸泽身形一僵,这才想起她的前言后语,原来她还不知道母亲已经去了,便微微叹息道:“你不如去问问你大哥。”
婉初蹙紧眉头,不可置信地望了望他:“他怎么会要见我,他怎么会同我说实话?”
荣逸泽淡笑道:“与其什么事情都藏着瞎猜,不如当面问清楚。哪怕你觉得听来的是假话,总强过你自己的猜测。”
第二日,荣逸泽陪着婉初回了傅府。婉初坐在厅里,心神不宁。
马瑞很谨慎地在旁立着。有阵子没见,婉初见他头发上也添了斑驳花白。可心裏有结,对着他自然难以和颜悦色。马瑞看在眼里,也不太在意,态度恭谨若常。倒叫婉初仿佛拳头打在了棉花里头,软绵绵的,想发作都没有机会。
荣逸泽不过先进去了一阵,这时候还不见他出来,婉初便有些急了。最后实在是坐不住了,起身就要往外头走,马瑞恭敬地拦住了她,道:“格格,少安毋躁,大爷不会怎样荣先生的。”那声音里居然掬了几分难掩的酸涩。
婉初却并不太信他,执意要往傅仰琛院子里去。正交涉着,却见荣逸泽走过来。她三两步跑过去,上下打量,见他安好,心才踏实。
荣逸泽脸上神色淡淡:“我带你去见你大哥。”
马瑞嘴唇动了动,却没说什么,跟在两人后头。
荣逸泽牵着婉初的手,携着她到了傅仰琛的院子,敲开了他的房门。婉初心裏空空的,看了一眼荣逸泽。见他点了点头,示意她进去。婉初这才松了他的手,缓步抬脚跨进了门。
马瑞刚想跟过去,荣逸泽却拦下他,把门带上:“巡阅使说要自己来了断。”
马瑞眉头蹙得更紧,喏喏道:“大爷的身子……”后头竟也说不出来了。
荣逸泽安慰他道:“她一个姑娘家,做不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马瑞叹息了一声,随着他退到了院子中央。
起坐间有一口落地的摆钟,嘀嗒嘀嗒地摇摆个不停。婉初迈进屋子里的时候,第一眼就瞧见了那口锺。不知道怎么,让她有一种恍如隔世、时光倒流的感觉。
屋子里并不亮堂,帷帐半掩的里间,一如既往简单却见奢华的陈设。她不是第一次进傅仰琛的房间,却第一回有一种恐慌的感觉。她是希望闪过帷幔后,就能见到母亲的,却又有点害怕,不知道怎么面对她。
等她一步一步走到他床前,她却失望了。床上只半靠着傅仰琛一个人,玄色的纺绸寝衣,虽是仲夏,仍然搭着一块细毯子。额上竟然也没半点汗意。
婉初有一阵子没见他了,不知道他孱弱成这副病容了。傅仰琛见到她的时候,很努力地笑了一笑。
她从光亮处走进来,恍惚眼前的人成了俞若兰。傅仰琛强笑了一下,指了指床边的方凳。婉初走近了些,没有坐下,而是努力克制着颤抖的声音问:“我母亲呢?”
傅仰琛被她问得怔了怔,她呢,去哪里了,又能去哪里?
“……你是不是把她杀了?”婉初不知道为什么这样问,仿佛这样才能把她逼出来。
傅仰琛却是无言了,是他杀的吗?也许吧。轻合了眼,再睁开望向她:“你母亲她死了。”
“死了?”这两个字她不是没想过,可看到她的信,她以为她还在,不过是不敢见她,于是心裏又生了希望。现在,他口里轻飘飘的两个字,又让她重新把那渺茫的希望掐灭,丢回到深渊裏头。她更生出了一种又被母亲欺骗了一回的酸痛。
婉初的脸渐渐发了白:“无论怎么样,你叫她一声夫人,她是阿玛的妻子,总算得你的长辈。你怎么可以?怎么可以害她?”
傅仰琛闭上眼睛,让痛苦的神色都压进心底,再睁开的时候依然是那副炯然有神的目光,被那病倦的脸色裹着,有一种莫名的寂寥。
“夫人是自杀的……我知道你不会相信。如同你说的,我叫她一声‘夫人’,我不会对她怎么样。从法国回来的时候,夫人在船上就染了病。她一直瞒着不说,拖着请医用药。你也知道,夫人一直喝酒喝得凶,身子就不是太好。
“确实是我害了夫人……有一回我怕她住得太闷,请了夫人出去看戏,没料到路上碰上了埋伏,她替我挡了一枪,那子弹也取不出来。夫人身子一日坏过一日,肝肺都不大好了,受了许多日子的苦……后来她偷拿了我的枪……”
傅仰琛说到这裏,好半天才缓过一口气来。这都是在深藏的悔意里,煎熬过百遍千遍的不可碰触的回忆。
婉初轻蔑地冷笑道:“她凭什么为你去死?还不是你骗了她!要不然她叫我拿金子给你!你想的不过就是这个。傅仰琛,今天要么你就打死我,否则,你这辈子都休想让我拿金子给你!”
傅仰琛轻轻地笑了笑,寂然无奈。他向来寡言少语,女人前头甚至算得上拙口笨舌,于是索性缄默。这些辩解的话,他也是斟酌了许久才同婉初说出来。
记得四年前他亲自在车站接俞若兰,岁月似乎偏爱她太多。还是那张脸,双眸仍然带着初见时的灵动,却多了一分叫人心疼的沧桑凌厉。
他走上前去,给她行了一个大礼:“给夫人请安。”
她却眉目都没抬,嘴角浮起一个讥诮的笑意,冷言冷语道:“我跟你父亲已经离婚了,也不是你的长辈,不需要也受不起你这样的大安。不是说婉初出了事情吗,还不快点带我去见她?”虽然是问他,但是眉梢眼角的轻蔑,早就透出她的猜忌。
他无言以对,只同她做了一个“请”的动作,让了她上车。然后,后座的两人便是无边的沉默。到了他给她预备的住处,俞若兰心如明镜般轻笑道:“大爷这是打算叫我长住吗?还是盘算了什么东西,要费这样大的手笔?”
他从前觉得有很多话要跟她说,可现在一句都说不出来。就算一句话都没有,在她身边坐着也是好的。
这时候婉初同她那时候的语气多像,他也是无话可答。那时候是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时候是不需要回答。他根本不在意旁人的看法,也不需要同旁人解释什么,于是只能用一种近乎慈爱的目光望着婉初。
可婉初最恨他这副模样:他有什么脸面还在自己面前当大哥、充长辈?那目光在她看来处处透着伪善。
“你没话好说了吧?我同你也没什么好说,她葬在什么地方?”
“马瑞会带你去……”他手抚在胸口,那里疼得他头发晕。
这就是她要的结果吗?见到的,就是母亲的坟墓而已。心底那种凄凉,简直无法言说。婉初涨红了眼睛,望向他时,居然看到了他眼底的凄恻哀痛,于是恨意更盛:“你不需要骗完她又来骗我,我没那么好骗!”
傅仰琛移开目光:“旁的话也无须说了,但只一句,你信也罢不信也罢,总之,我于夫人,没有过半点欺骗。”
“夫人、夫人”,婉初本已走出几步,可听着这两个字,总是刺耳得厉害。她猛地转过身来,快走了两步到他床前,把俞若兰写的信抽出来扔到他脸上:“你现在还叫她‘夫人’?你怎么对得起她?还说你没骗她?你没骗她,她怎么会……”她说不下去下面那句,“她怎么会对你动心?还替你挡枪?”
她真是替母亲不值。一辈子求一个有情人而已,却一而再地遇人不淑。面前这人,连实话都不肯说。
婉初愤然离了他的房间,紧紧咬着唇,攥得指节发白。
走到庭院,荣逸泽就看见她脸色不太对,还没走过去,马瑞却一个快步冲到她面前,长袍一掀,跪在了她的去路前。
婉初皱着眉头,冷笑道:“这是干什么?我怎么敢受马总管的大礼?”
马瑞肃然地给她磕了一个头:“这个头不是为旁人,是我欠夫人的。我知道大爷不会同格格面前说什么开脱自己的话,只会叫格格误会更深。可这件事情,从头到尾,都是我编排的,同大爷无关。”
“你是他的什么人,自然向着他说话。”
马瑞又磕了一个头,抬起来,正色道:“大爷是傅家嫡长子,格格真以为他从来都不知道金子的事情吗?只不过大爷从来没动过主意罢了。老王爷过世的时候,正是大爷同俄国人交恶的关头,是我同大爷拿的主意,将夫人骗回国,请她念在过往的情分上,出面将金子借给定军渡一时难关。
“夫人只说不知道,大爷也并未有过半点为难。都说天子一怒,浮尸千里……大爷要真动了什么念头,格格,您当他真没手段把金子弄到手吗?若真不叫格格知道什么事情,格格这辈子怕都不会知道。
“留,是夫人自己的意思。若说大爷有什么私心,不过是少年时受过夫人一回救命之恩,念念不忘了这二十多年,只想寻着机会回报罢了。至于夫人怎么跟格格交代的,咱们不知道。只是奴才跟着大爷这么多年,见不得大爷受这样大的委屈!”
婉初听出他言外之意,脸色越发冷漠下来:“好,我知道他有天大的本事,叫我母亲骗我,叫金姐也来骗我。人都死了,还不由着你说!你若有本事,叫他当面到我母亲坟前说去!”说完从他身边绕开,是半分钟都不愿意周旋的厌恶。
马瑞还想辩解,荣逸泽过来将他搀起来,低声道:“她在气头上,这时候说不通道理,回来我去劝劝。劳烦马总管领我们去一趟夫人的墓地。”
马瑞望了望婉初的背影,只得长叹一声,点点头。
马瑞一心惦念着傅仰琛的身体,送两人去了俞若兰的葬处便匆匆回来见傅仰琛。
还没进里间,就听到一阵咳嗽声,马瑞更是紧走了几步。直见到三姨太在他旁边伺候着,这才放下心来。
三姨太眼见他身子越发孱弱,心底伤痛,面上却不大敢表示。多垂着眼眸,生怕眼眶里憋下的泪一不留神就掉出来。
傅仰琛咳嗽完一阵,喝了三姨太端的药,才稍稍平息下气喘。三姨太乖顺地捧着托盘出去。马瑞知道傅仰琛是动了神思,这才引了咳嗽,便皱着眉头劝解道:“大爷,就是不为您自个儿,为了定军、为了大少爷,您也要顾念顾念身子。”
傅仰琛点点头,又从枕头下摸出俞若兰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生怕是方才自己眼花看错了字。眉宇间的病容里染着一点欣喜,又胶着着一丝惘然。仿佛是临着一渊泄雪深潭,被那飞泄的水珠扑得荡漾又心悸。
马瑞并不知道那信的内容,不过傅仰琛对俞若兰的这份情谊却是一直看在眼里的。有时候也忍不住替他感慨,人都说老王爷多情,这个儿子,却真是配得上“痴情”两个字。
傅仰琛良久才从那年京州绵绵烟雨里回过神来,将那信又仔细地折起来,一边折一边轻声道:“我的身子是什么状况,你也知道,不过就这些个日子了。”
马瑞愁眉紧锁,忧然道:“宫里头又传出消息来,说是皇后的隐疾总也治不好,这几日怕就要送到东洋去了。那头又送来了个东洋姑娘,要给逊帝做贵妃。东洋人资助修的小皇宫已经完工了,皇上被那些个人撺掇着下个月初要去新京大婚,他这一走,再回来可怕就是难了……”
马瑞顿了顿,望了望他脸色,接着道:“军中这些年若不是您弹压着,主战的主和的、保皇的倒皇的才得这样好阵子表面的相安无事。我真是怕,大爷您有个三长两短,这重担落就到大少爷肩上了。虽然大少爷老成持重,可我总担心他年纪轻、气性高、耳根浅,怕被那些个老头子一闹,先稳不住,倒中了他们的算计……”
傅仰琛双目微睐,没有答他的话,却说起往事:“想起当年入会的时候,众人歃血为盟,直言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到最后有人舍身成仁,有人背信弃义,有人心灰意冷遁入空门。”
突然他无奈地轻笑了一声:“我大约就是‘背信弃义’的那一群。”继而神情肃然道,“我自问上愧对列祖,下愧对当年同志好友。傅仰琛能做‘小人’却不能做‘国贼’,也不会给他们机会叫博尧做!
“马瑞啊,还记不记得,小时候师傅教书的时候叫我们背《满江红》?
“马革裹尸男子志,虎头食肉通侯相。更胸中、十万拥奇兵,人皆仰。腰金印,垂玉帐。忠胆锐,雄心壮。倚辕门几望,北州驰想。且倒长江为寿酒,却翻银浦千寻浪。
“就算是死,总也要挫骨扬灰得有价值,让这份病体烂肉死得其所……你下去安排,月底阅军,然后坐专列到新京贺婚。你就在白石桥送我一程……一旦东洋人有什么异动,你偷偷放出风去,就说是他们做的。博尧要同那些老头子翻脸,他占得国仇家恨的理。不管他们信或不信,总堵得住他们的嘴。
“你记得我上回交代的事情了吗?只要格格不反对,你就把我的衣冠冢安在兰庭。”
马瑞却料想不到他是这样一番安排,急切地想打断他。可见他眉头忽而锁得更深,左手轻轻按住伤口,不能说出话来。
过了好一阵子,他才轻言缓笑,抛了一句:“她一个女人,倒比男人都能忍。疼得这样厉害!”然后笑意更盛了。
马瑞倒真说不出半个劝解的字来,如同他所说,这身体不过是拖一日是一日。他戎马一生,总惦念着一个轰轰烈烈的结局,难道真要他在病榻前等死?
于是他将嗓子里的哽塞生生咽下去,艰涩地说了一个“是”。
婉初一直在俞若兰的坟前呆呆立了半个时辰。她万万没料到,母亲是葬在这裏。
方才车子一停下,落入眼中的不是黄埃散漫风萧索的荒郊野地,而是一个旧式庭院前头。抬眼见葱葱碧绿的枝丫在粉墙黛瓦上空摇曳,婉初只当走错了地方,却见马瑞先前头引着,拍开了大门。
有老仆过来开门,恭敬地迎了众人进去。婉初跟在他后头,简直不能相信。
凿池堆山、栽花种树的小桥流水,曲廊回转步移景易串联着雕梁画栋的亭台廊榭,看不及的图案各异、形状精巧的花窗,脚下迁伸不尽的卵石铺路。镶边绵延的沿阶草,点景的翠竹湖石,转角的芭蕉,花坛里当季的花卉,小品的白石桌椅……一物一景都像是从母亲曾经的一幅工笔画《故园》里走出来的。
看到婉初不可置信的目光,马瑞平然道:“夫人从法国回来后,一直都住在这裏。受了枪伤后,大爷为了照顾方便,才将夫人接到府里。”言尽于此,也无须再多说什么。
这一处园子比荣逸泽那一处不知道精致讲究了几倍,荣逸泽也不禁感叹:“巡阅使真是有心。”
马瑞却淡淡道:“这宅子,十多年前大爷就置下了。当时不过图一个念想,没料到夫人真在这裏生活过几年。格格怕是没印象了,听大爷说,这园子是照着夫人姑苏老家里长大的园子造的。”
走到湖中心,是一个小巧精致的四角凉亭。亭子里偏左的位置立了一块碑,上头只刻了“兰冢”两个字。
马瑞朝那墓碑鞠了一躬,低沉着声音道:“这是夫人的墓。”
婉初一瞬不瞬地立在碑前,喃喃道:“她就葬在这裏?”
马瑞点头道:“是。夫人本来坚持把骨灰撒了,可大爷……”
难怪她不走了,走了一辈子,怎么不累呢?能在咫尺山林里,寻一点故乡的念想,浅酌慢饮地消磨光阴。身旁有个相陪的人,是真情也好,是假意也罢,都不重要了。
“格格若想陪陪夫人,可以在园子里住下,都有人打扫伺候。”
婉初有些发怔,连马瑞走了都不知道。还是荣逸泽牵着她去房里,简单吃了些饭菜。婉初的话更少,仿佛有许多许多的话都挤在胸口,反而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是默默留下,要替她守满四十九天的孝。
半月后,定军盛大阅军。蛰居久不露面的傅仰琛,意外地神采奕奕地出现在世人面前。在外头强撑了一天,等坐进车里,军帽下额头渗着密密的汗珠,戎装礼服内的衬衣也已然湿透。众人匆匆将傅仰琛送回了王府。
临去新京前,一一见过大大小小的众多子女,聚在一处强作随意地吃了一顿饭。第二日,照常是三姨太照顾他起居,服侍他穿衣。
“老爷身体成了这样,还要远路奔波……”她将武装带缠绕在他腰间,他病体消瘦,系得比往常又紧了些。她从来不在他前头谈论公事,看他这样,却终是忍不住了。手下还没停住,理了理他军章,抚平衣服上微小的褶皱,将军帽捧给他。
傅仰琛望向镜子里的自己,身后娇小、满面含忧的三姨太,总还是有些愧意。转过身拉住她的手轻轻拍了拍:“你性子弱,有什么委屈别总自己憋着。我不在家,万事博尧都能做主。”
三姨太仍旧垂着头,再抬起看他,早就泪眼模糊:“老爷非要去吗?”
傅仰琛怔了怔,沉默从来都是他的回答。三姨太忙扯了帕子擦去眼角泪花,哽咽万难地低声道:“老爷,一路保重。”
傅仰琛这才点点头,转身出了房间。他离开从来都没有迟疑,连赴死都这样果决。三姨太不敢再想下去,跟了几步,最后只得倚在门边目送他越走越远。
北去列车的轰鸣里,他一个人独坐在包厢里。侍从官泡了杯君山银针,他要清静,叫人都远远退到前头。静静地看着银针升沉起落,想起俞若兰当初曾经故意为难,说只喝这一种茶,茶具也要讲究到分寸不差,他叫人快马加鞭地寻来醴泉山水……
等他集齐了东西,她却莞尔一笑,将冲好的茶推到他面前道:“你不是军费紧张吗?怎么也这样铺张浪费?我可没金子赔给你。你当我真爱喝吗?其实,我就是喜欢看它漂来漂去的好玩罢了。”
他那时候也是不说话,默默地喝了她泡的茶。就算先前一点点的苦涩,那后头紧接着的甘醇却真是诱人想一杯接一杯地喝下去。他低头抿了一口手中的茶,原来不经她的手,这茶的滋味相差何止千里?
侧头望向窗外,绵延无尽的沃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笼在一片细雨迷蒙之中,无端地叫人添了一份江山已远、美人已去的没落感。
他微微地笑了笑,想起她留的信,“细雨湿流光”,他们似乎注定从这细雨里相识,再结束在这烟雨里。能得她几行春泪,总归是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