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高天神城下(2 / 2)

武田胜赖以及一帮亲近家臣们,打算以匡扶足利家为口实,向天下打出上洛的旗号来。

但是上洛之事,却遭到了山县,马场,高坂,内藤等四名臣为首,甲斐豪族内部的一致反对。

他们皆认为眼下信长如日中天,上洛的时机并不成熟。

不过山县,马场他们的意见,却未想到令武田胜赖心底,多少有几分心底失衡。

当初武田信玄上洛之时,本家豪族上下一致支持,而胜赖要推行时,却遭到大半人的反对。

这分明是将胜赖他与信玄作对比,众豪族的人,皆认为其不如信玄。

山县昌景想到这裏种下的误会,不由暗自长叹了口气,他并非认为胜赖不如信玄,只是认为胜赖,接掌武田家时间尚短,眼下仓促行事,将武田家命运,放此一赌,太过冒险了。

山县昌景作为信玄临死前指定的顾命之臣,他觉得自己遭到胜赖的厌恶,他亦要必要提醒胜赖保持对形势清醒的认识。

但是方才在山县昌景与武田胜赖不愉快的对话中,胜赖身旁的两个近臣迹部胜资,长坂光坚又出来在二人关系之间煽风点火。

山县昌景刚刚劝武田胜赖,要小心织田方向的援军。

而迹部胜资即出言讽刺,说这次奥三河失地之事。

因为之前山方三人众一直是作为,山县昌景与力,作为武田家骏河军团的一员。

这次奥平信昌被德川家寝反,以及奥三河的失地,对于山县昌景而言,亦有一定的责任。

可是山县昌景亦是有苦说不出,在奥平信昌被德川家寝反时,他人并不在骏河主持战局,而在踯躅崎馆,与马场,内藤一起,同胜赖争论,本家是否上洛的大方针。

若是山县在骏河,那么武田家亦不会只派出武田信丰救援长筱城了。

山县昌景的赤备军团一出,德川家就必须暂避锋芒。

但是迹部胜资就偏偏以此来,在武田胜赖面前大肆攻击山县昌景,而山县昌景为人正直,却无法争辩,只能默默地将责任承担到自己身上。

另一旁武田胜赖亦见了迹部胜资与山县昌景之间的争执。

他此刻是保持了静默的态度,坐视迹部胜资指责这位本家之中头号家老,亦是昔日信玄的首要心腹。

对于奥三河的沦陷,武田胜赖亦心知并非是山县昌景的责任。

而对于迹部胜资故意构陷山县昌景,一面打击对方,一面讨好自己的意图,胜赖亦是看得一清二楚。

武田胜赖就是再健忘,也会记得,当年在武田义信谋反时,在自己危难之时,是山县昌景不惜与兄长翻脸,救下自己。

而当时迹部胜资,却正在处心积虑怎么谋害自己。

山县昌景是君子,迹部胜资是小人,武田胜赖心底是一清二楚。

可是即便胜赖明白又如何。

山县昌景是君子,却站立在自己的对立面,迹部胜资虽是小人,却是站在自己一边,武田胜赖眼下,也不得不用他。

武田胜赖将天下大势看得明白,信长大势已渐渐形成,朝仓,浅井,足利,三好,松永,昔日武田家的盟友,一个接着一个倒在了信长的刀下。

而若是武田家再静默不动,不采取手段,遏制信长这一行径,难道待他日,信长一统近畿之后,合天下之势,以重兵临于关东时,才如梦初醒吗?

山县昌景,马场信房的老成持重,固然是一种选择。

甚至不少甲斐豪族,认为可以选择降伏信长这一出路。

武田胜赖绝不愿意如此,他不愿意将命运把握在他人的手里,更不允许源氏之名门,新罗三郎之后裔武田,降伏并源平之后的信长。

宁可有灭亡的武田,亦不会有降伏的武田。

武田胜赖如此对自己说到,所以他必须要上洛,必须要在信长,能够统一近畿之前,自己最少可以扯住他前进的脚步。

否则,武田胜赖只能眼睁睁地,看见天下最终落入这暴君手中了。

如此胜赖与山县昌景之前的矛盾,亦就此不可避免了。

君臣猜疑,同船而不同心。

这就是眼下武田家上下的情况。

“馆主大人,接到情报,织田信长率领平定越前的三万得胜之军,现已返回岐阜,正朝三河开来,其架势正是要救援德川家,直奔高天神城而来。”

使番向武田胜赖禀报信长出兵的消息。

“主公!”山县昌景撇下迹部胜资,直接来到胜赖面前,焦急地言道:“德川家康已有一万大军窥视在高天神城旁,若是加上信长的三万大军,兵力远胜于我们,请主公速作决定立即撤兵!”

武田胜赖听山县昌景之言,目光一凛,但却毫不犹豫地回答言道:“不,非攻下高天神城,绝不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