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来硬得根本不成,最后只得低头服软,贾赦不以为甚,狠狠从这两大教训身上啃下几层皮,要求他们付出比佛门其它宗派多出几倍的钱粮物资,而且他们指定的传教地点,还都是那种偏僻苦寒之地,道门和藏传佛门也是无奈只能答应,谁叫他们之前没有参与西征之战,想要搭顺风车就只能老实付出更大的代价,否则西北塞外根本就没他们的立足之地。
等新纳入控制的塞外之地稍稍稳定后,贾赦将出征的边军将士全部留下,自己则带着亲衞营返回京都。
时间距离他离开时,足足过了一年有余。
得胜而归的他,并没有得到朝廷尤其是当今多少好脸色,甚至直接以常年不在京都,有大量政务需要处理为由被拿下了内阁首辅之位。
贾赦依旧没有太过在意,扩地万里的大胜当今不可能无视,最后只是很小气的赏了个三等忠勇公的爵位了事。
如此“赏罚不公”,自然引起朝野阵阵物议,贾赦没怎么在意这些,他身上刑部尚书的官职还在,依旧还是朝堂之上数一数二的大佬。
不仅如此,忠勇公府突然加大了在海贸之上的投入,大笔大笔银子砸出,津门和鲁地的几大造船厂几乎全天候修建公府需要的海船。
与此同时,贾赦派出两个庶出儿子,跟随海船一同出海,一月后回来汇报,已经基本控制了琉球国。
他满意点头,继续持续加大对自家海商船队的投入,以琉球为基地开始将触角慢慢渗透南洋海域。
他算是看出来了,没了太上皇压制的当今本性毕露,刚愎自用已经听不得外人意见,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迟早得出事。
原本他还打算以朝廷的力量探索南洋海区及其地域,不过现在看来是不用指望了,还是自力更生自己来吧。
旁人以为贾赦自甘堕落了,贾赦却是一点都不以为意,按照自己的想法慢慢开始布局。
本来按照他的想法,应该早就结束的南方叛乱,依旧僵持不下。
朝廷大军虽然拿回了金陵,可是大半个江南依旧还在叛军手里,最关键的是连年大战,使得江南地区的生产生活遭遇严重破坏,各地百姓流离失所情况相当糟糕,就算朝廷最后平叛成功,想要彻底恢复江南旧观也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努力和时间。
贾赦只是冷眼旁观,并没有要出手的意思。
朝堂上不是没有声音要他带兵迅速拿下江南叛军,以其在西北作战的凶猛,拿下江南叛军不过时间问题。
只是当今没有同意,这事最后不了了之。
贾赦依旧没有在意,面对某些势力代言人的小心试探,他没有丝毫的郁闷或者愤怒情绪,实力到了他这等地步哪会在意这些?
只是,他光明正大以的商号名义,大肆在南方吸收流离失所的百姓,一家子一家子运送到津门和鲁地刚刚兴建的港口,直接坐海船送到新近占据的南洋岛屿,作为开垦和建设的人受之用。
外面的人只知道,忠勇公家的海船商队,在南洋之地买了一座荒芜的小岛,这些流民都是送到小岛上劳作的。
当今也没怀疑什么,甚至还暗示了各地官府大开方便之门,显然对贾赦这种将心思放在赚银子上的做法相当满意。
至少,他就没有察觉,贾赦收纳的流民数量,几乎可供一县甚至半府之地的劳作所需,而商队的招人之旅却是没有丝毫减缓迹象。
就在朝廷没有任何知觉的情况下,贾赦手下的海商船队已经抵达南洋海域,等把这裏的情况稍稍摸熟之后,便朝着一座足有大庆数省大小,岛上土着却不过数十万的大岛登陆。
先期没有受到丝毫阻碍,等到大庆流民源源不断被送来,岛上土着察觉想要驱逐时已经晚了,船队水手都是身经百战的好手,带着一票从流民中招募的青壮,轻轻松松就将附近的土着部落杀得大败,并一举俘虏近万土着。
有了充足的人手,加上岛上没有被破坏的大片原始森林,很快距离海湾最近的一处空地慢慢出现了一座规划整齐的中原小镇。
有了这处小镇作为登陆基地,后来的中原黎民源源不断的以小镇为中心,将势力范围迅速向整个岛屿蔓延。
十年后,这处海船商队登陆之处,已经成为了一座完全由大庆之人主导的繁华城市,而且一座座标准的中原江南样式西欧小镇向四面扩散开来,此地已经成了大庆在南洋最重要的贸易港口,繁华喧闹一日胜过一日。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等到两位庶出儿子回报已在南洋立稳脚跟后,贾赦直接找上刚刚从圈禁状态被放出来的义忠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