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林祖辉抽掉50亿港币,八达通银行的业务也丝毫不受影响。
“不抽!那怕是上市的前,我也不会抽掉现金。”
众人不由得感叹林祖辉的财力雄厚,仅今年的日经期指,八达通银行和巴林银行,就已经大赚150亿港币。股神之名,名副其实。
大家也看到了林祖辉的野心勃勃,不管是巴林银行也好,还是八达通银行,账上都有大量的现金流,但老板丝毫不在意。
而在林祖辉看来,一旦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他个人拥有几百亿现金流,再加上旗下所有公司账上的现金流,怕是一千多亿的现金流。这还不算金融危机后,可以在欧美套现的股票价值。
届时,所有资金便倾巢而出,抄底亚洲各国的产业。
这个会议开了很久,大部分都是两家银行高管在交流,而林祖辉则倾听,很少發表意见。
九月底。
日经期指交割,八达通银行大赚8.2亿美金。而在今年(1995年),八达通银行已经赚了16亿美金;接手后的巴林银行也赚取了3.5亿美金,都是在日经期指上面赚的,相当于大赚近20亿美金,毕竟新时代集团还赚了几亿美金。
如此大赚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林祖辉记得阪神地震及相关日经指数影响。首先,他知道1月份的阪神地震,所以从去年12月就开始沽空日经;其次,他知道阪神地震导致日经指数暴跌约5000点,所以他大概在15000以下开始买入。一沽一买,他就获得了大量的利润。
目前日经18200点左右,但林祖辉知道,亚洲还有最后的一波泡沫;所以,他预计日经指数到1996年上半年,都是呈现一个上涨的状态,所以他让巴林银行进行买入12月日经期指,明年还接着买3、4、5、6月的期指。
他还调整了投资方案,那就是每个交割月投资1亿美金,但如果有爆仓的危险,最多补仓一次,以免将利润全部回吐。
他不能保证每次都是赚,但是大方向是对的,所以胜率很大。
至于他为什么不买入新加坡指数期指,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新加坡的利家会“政府干涉”资本市场,这就决定了不能买入期指。而且一旦利家干涉地产市场的信号出现,林祖辉也能从中找到一个商机,那就是沽空新加坡指数期指。
不出意外,利家已经意识到新加坡地产泡沫的存在,一旦他们宣布新加坡房地产降温措施,林祖辉立马就会让新加坡三美沽空新指数期指,赚个好几亿再说。
随着亚洲金融危机临近,林祖辉的脑海中一直在复盘亚洲的金融情况,能赚一点是一点。当然了,他赚得都很隐秘,比如沽空新指数期指,他是通过星岛三美的投资公司来进行的,而且额度不会特别大。这就意味着,那仅仅是正常的金融投资,不是投机。
与此同时,林祖辉已经开始让旗下各家公司在亚洲各国成立办事处和分公司,关注当地的情况。待时机成熟,就进入这些地方抄底。
抄底,代表着“救市”,所以他反而会成为各国的座上宾。毕竟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些国家和地区就十分渴望外资的进入。
……
时间进入1995年第四季度,香江的地产开始复苏(成交量),新一波涨势蓄势待发。
此轮地产低迷从1994年第2季度开始,原因是港府因为社会的舆论,进行了一系列“地产降温”措施;这个降温措施确确实实有用,不想前世某地的地产,降温措施反而给地产升温。
此轮地产走出低迷的原因是,香江的经济本身没有出现问题,反而每年上涨;所以,但地产调整过后,很快会再次迎来新一轮|暴涨。特别是华英关于机场谈判已经“差不多”,再加上九月下旬机铁青衣站被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华信泰富合组的财团以43亿港币拿下,还有就是香江市民已经习惯华英双方的争吵不断,反正是——你们“吵”你们的,我们“炒”我们的。
香江素来有“股拉地扯”的现象,而年初香江股市跌至6900多点后,到现在已经涨至9750点;所以“股拉”现象已经出现,接下来就是“地扯”上天了。
此轮地产跌幅20%,林祖辉的全系公司都没有参与“抄底”,也就是没有进行“炒物业”;除了新时代集团加强一点点“土地储备”上的活动,其余并没有炒卖物业。
相反,新时代集团还在地产低迷的这一年半,售出了约6000个住宅单元(促销搞活动、包装宣传到位)。毕竟就算从5500元每平方尺,降到4500元每平方,新时代集团依旧“血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