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龙脉(2 / 2)

乡野小村医 宜飞 1769 字 2022-12-16

然而巴中这样,地处于深山之中的城市,因为比较偏远,交通不便,与外界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方便,除却交通信息的不对称,更重要的是,巴中的交通让许多人无法走出大山,大山外的人,也难以走进巴中。

而棺山梁这处大巴山南麓的山峰,更是旧无人攀登,那时候的棺山梁,物产丰饶,杨家岭村的村民,多半是需要将山货贩卖出去,赚取一点点的生活物资。

生活条件艰苦,于是就有了种种传说。

比如,棺山梁的下面,曾是一处古战场。

明末清初的时候,曾有南明将领再次抵抗清军,一千多老弱残兵,硬生生的凭借棺山梁和大巴山的地理优势,阻挡了三万多清军南下。

双方相持,战事胶着,然而这场战争在持续了一年之后,眼看着清军陷入了战争泥沼无法自拔。

大巴山四周的汉将以及其他川蜀当中的部族,开始奋起反抗,这场战争虽说没有太多的史料记载,但是在杨家岭的当地县志上面却有着明确记载。

那时候的八旗骑兵可谓是战无不胜,名震华夏,创造了无数战争神话。

但饶是如此,仅凭一千多南明老兵,便生生的 与那三万骑兵抗衡了一年之久。

但是也就在眼看着南明老兵因为久战,以及孤立无援而士兵殆尽的时候。突然统帅清军的满族将领在某个夜晚突然暴毙而亡!

有人说是被人投毒,也有人说是遭到了南明老兵组织起来的奋勇暗杀队,总之传说众说纷纭。

将领都死了,清军便无力再战。

清军中的副总兵将那总兵埋在了棺山梁,并将战死疆场的士兵,全部掩埋,整座山岗子上面无数悬棺,棺山梁的名字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被人叫起来的。

“所有人都以为,此事告一段落。南明老兵正打算退守云南的时候,突然,出了岔子。传说那年夏天,下了一场大雨,瓢泼似的大雨,下了整整十二天,棺山梁上的数道山岗子都被大水淹没,爆发了山洪。”

黄老三陷入了回忆,目光开始变得涣散无神。

山洪爆发,将棺山梁南侧一道山岗冲毁,然而那清军将军的棺材,也顺着山洪进入了南江。

这还不算什么,山洪爆发之前,本就已经打算离开杨家岭和巴中的南明老兵们。突然集体失踪,一夜之间,整个军营都空了。

于是传说更盛了,有说法那些南明老兵是阴兵,又有说法当年李定国在湖南战事吃紧。为了阻挡四川的清军东进,与湖南的八旗骑兵汇合,李定国请来术师,请来阴兵,那些在巴中和杨家岭一带,修建城寨的南明老兵,便是李定国请来的阴兵。

“这不是扯淡呢嘛,南明如果真的这么厉害,早就北渡饮马黄河了,也不至于被赶出云南,跑到缅甸。”陈阳摇了摇头。

虽说自己历史不精通,但是南明的那段可悲可叹的历史,陈阳或多或少是知道的,也知道,在南明灭亡之后,仍然力战的英雄人物李定国。

虽说那李定国尚有南宋武穆遗风,但是说实在的,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绝非是一个人能够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的。

所以什么借来阴兵之类的完全纯粹就是民间对于收复明朝失地,恢复华夏王朝的一种美好愿景罢了。

这种事情,顶天不过是传颂在民间传说当中,一段奇玄鬼怪的传说罢了。

“是不是阴兵之类的说法,我不知道。但是从我父亲那一辈开始,便一直告诉我,这棺山梁的下面,镇着一个大邪祟!”

“这邪祟指的是什么?”

自古以来,邪祟这东西说法众说纷纭,上古时代天气时刻影响着人们,有些时候一些现在人看来十分正常的自然科学现象,放在古代是解释不通的。

比如雷雨风雪,这种再简单不过的自然天气现象,放在古代多半得附加一些神学的说法。

所以蛟龙啊之类的说法,在古代一度非常的盛行。

“这棺山梁本是西南一条龙脉,独龙而生,向西延绵,生生不息。”黄老三指着窗外的山岗,又看着山岗下面的南江说道:“依山傍水,此等山水走势,别说是蜀地,就算是放眼整个华夏都是少之又少的。如此这般的风水宝地,孕育出什么灵物都不奇怪。”

陈阳半开玩笑,语气更有一些戏虐的说道:“怎么说?难道你见过这大巴山,或者说是这棺山梁里面有什么灵物吗?”

黄老三知道陈阳这话是在调侃自己,但他却丝毫没有半点不耐烦与恼怒,反而看着窗外,用极为清淡的语气说了一句让陈阳惊骇不已,细思极恐的话:“你别说,我还真见过。”(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