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分数的确不高。我跟他们学校离休的一位老校长有过几面之交,私底下问了那臭小子的志愿。当时我也吓了一跳,这小子还真是一根筋,志愿竟全填了帝京的学校。”
噗…
唐朝听完这话,一口气差点没呛死。陈阳为啥去帝京上学,俩长辈恐怕比谁都清楚。还不都是这些日子,唐小甜像只黄莺一般叽叽喳喳的在陈阳旁边,怂恿他去帝京一起上学?
美女的诱惑就是如此的摧枯拉朽,陈阳也是一根筋,知道填什么清华北大都是扯淡,所以志愿全部填了帝京的大学。
“那他分数究竟几何?”
“臭小子学习的确不咋样,上个三本绰绰有余,距离一本差太远了,距离二本线就差七分。”
“上个三本啊…”唐朝听完这话,脸上也不禁皱眉。
如果上个三本,还不如再复读一年,可很显然,无论是陈阳还是秦宝山,都不希望把时间浪费在复读上面。
只是再看秦宝山眉宇间隐隐的笑意,唐朝似乎也有了眉头,道:“老爷子往帝京打电话了?”
秦宝山没说话,默认的点了点头。
“快二十年了没联系了吧?那边的人什么态度?”唐朝说这话,自然是清楚许多秦宝山和秦家的过去了。
灭掉手里的烟屁股,秦宝山喝了一口茶,道:“说实话,陈阳上一本是不可能的,但二本还是有可能的,所以的确找人是走动了一下。”
陈阳和唐小甜在市区和同学聚会,一直到晚上八点多才回家,却也已经吃完晚饭了。答应了唐朝,过几天便和他一起去江南。老唐这才放心的带着闺女离开。
回到老宅,陈阳的笑容不见了。不吭不响的从水缸里喝了一大口水,却准备直径回到自己的屋里。对于前途真心是一片黑暗,陈阳不知道如果不上学,自己改何去何从。
“等一下。”秦宝山这时候叫住了陈阳。
老头惜字如金,但说白了就是感情不细腻。他不知道该如何给陈阳解释,分数线明明不够,却还能拿到帝京联大的录取通知书。所以,他干脆直接从怀里取出通知书,然后扔给了陈阳。
“夏天一过你就要去帝京了。”秦宝山淡淡的说着,自顾自的点了一根烟。
而陈阳看着就这样被秦宝山随便扔过来的录取通知书,有些茫然无措,同时也吃惊不已,他距离二本线明明少了七分!怎么可能有帝京联大的录取通知书?这一切自己居然一点也不知道!
不是帝京人,永远不知道高考的七分对于一个帝京之外的高三毕业生的意义是什么。
陈阳回过头,看着秦宝山,鼻头有些酸,眼窝有些微红,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你没必要用那个眼神看着我。”秦宝山说着,道:“我知道你一直想去帝京,但这世道没有绝对的公平。我就这脾气,看不惯你一个男人为了一个区区七分给憋死。你也别问这录取通知书是怎么来的,时机成熟了你自然会知道,所以,你安心上学就是,其他的不必过多考虑。”
秦宝山说着,又抽了一口烟,道:“此去帝京你注意几点,第一不可凡事不可随性而为!第二谨记秦家祖训,第三帝京毕竟是大城市,我也知道最近时间你奇门术悟道通透,但若是你遇到了一些奇门中人也须以礼相待,不可随意使用术法伤人!”
而他所说的术法伤人也是秦家祖训。要知道,奇门中人杀人何须不动刀?
“这三点牢记,其他的事情我不管,也管不住了。”
秦宝山说这话的时候,一点祖父辈的样子也没有,俨然一副师傅训徒弟的架势。
其实秦宝山有两个徒弟,一个是白云观上的修士道人,作为记名徒弟,只是习了秦宝山六合拳,道门术法却也没有学习。另外一个解放后就收的弟子,算是陈阳的大师兄。跟着老道也就三年的时间,后来因为一些事情失散了,至今跟死了一样渺无音讯。
而陈阳传承秦家奇门遁甲之术,背的是祖训,行的是奇门之人的作风,自然也算得上是秦宝山的徒弟。
“秦宝山,我…”陈阳站在原地,不知该说些什么。
他知道,秦宝山的脚步遍布大半个中国,奇门中人认识不少,也认识不少老学者老学究
比如淮海战役杜聿明被俘之后,秦宝山回到帝京祖宅的那段时间。
那时伴随着魏家的崛起,秦家堕落,在那段秦家历史的空白期里。过着大隐隐于市的秦宝山,认识了不少当时北大或者清华的学究。
只是后来十年浩劫开始,秦宝山避祸来到子午乡,和这些人断了不少联系。但那些学究的学生,如今却也都已经成为一方学者,逢年过节国家领导人都要上门拜访的重要人物。
但陈阳总觉得,改革开放之后,秦宝山便和很多人断了联系。这份通知书和他们的关系可能不大。但除此之外,陈阳实在想不到会是谁在关键的时刻动用关系,无视这七分,让帝京联大给自己下了通知书。(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