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修真界皆知, 随灵气变薄,这世上早已没有龙了。</p>
据说死海深处,有一条五千年大蛟, 是与龙最相近的灵物。</p>
但在千渠人口中,开闸时不仅银龙降世,更有彩云漫天, 花瓣飘飞,仙乐阵阵。</p>
记忆会说谎。一件期盼已久的大事发生,人们总会下意识美化它, 直到将想象当作现实。</p>
三人成虎,何况当日有上百人信誓旦旦, 宣称亲眼见到神迹。他们将银龙每片鳞甲、每条长须都说得栩栩如生。</p>
其实当日开闸只有大半日功夫,水势中等,不像人们所说那样声势浩大、震天动地。</p>
千渠地广人稀,水道只挖了三分之一,勉强灌满六条渠,让十二个村落有水可用。</p>
河水映着夏日烈阳, 银光闪闪, 与漆黑的古井截然相反。</p>
千渠人时隔多年, 终于再次见到潺潺流动的、迎风奔腾的活水。</p>
等休沐的第三队河工们挑着粮肉回到家乡,妻子生火开灶,煮出飘香的肉汤,左邻右舍都推开门窗, 羡慕地望着那炊烟。</p>
家里人起先担忧,却见回来的丈夫、儿子一个个面色红润, 神采奕奕, 还有的比先前胖了点。</p>
再细问河道工事, 不由喜极而泣。</p>
激动之下,将衣锦还乡的新司农团团围住:</p>
“能有这神迹,该去神庙里拜一拜宋仙官的金身啊。”</p>
刘木匠板起脸:“你们都知道,这想法使不得。神庙已经锁死,宋仙官根本没有塑金身,更不许人拜。”</p>
同乡不害怕他,仍嬉笑道:“司农大老爷,你就通融一下吧。你造个宋仙官的木像,以后咱们放在村里,立起长生牌位,悄悄地拜,不让人知道。”</p>
刘二轻咳两声,压低嗓子:“倒也行,不许说是我刻的啊。”</p>
刘木匠雕塑像栩栩如生,别具神韵。</p>
那些从没见过宋潜机的人看了,也觉得这就是想象中仙官的样子。</p>
从容宽厚,温和而不失威严。</p>
十里八乡争先效仿,宋潜机的木像、石像、蜡像等各种雕像被搬进每个村子的祠堂、摆上家家户户的供桌。</p>
青烟飞入云端,千渠上空风云汇聚,如一只巨兽吞云吐雾。</p>
看不见的气运似涓涓细流,从四面八方汇聚,注入仙官府内。</p>
而假装精通“望气术”和“开天眼”的宋潜机,对近在咫尺的危险一无所觉。</p>
他正低着头,轻轻吹开一朵含苞粉荷。</p>
未束的墨发倾泻而下,落在碧绿的莲叶上。</p>
搬来新宋院后,他的小莲藕们再不用委屈的挤在檐下,也不用聚光符人工打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