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真香(2 / 2)

小阁老 三戒大师 1589 字 1个月前

赵昊这才回过神来,原来这是在制作‘肥田粉’啊。

肥田粉是四百年后,配置出的一种土化肥。用牲畜圈肥100斤,加河水或塘水60斤置于大铁锅中,熬煮40分钟后提取肥汁。再向锅中加入明矾4斤,土硝6斤,石膏4斤,红信8两,文火加热1小时,熬煮成糊状后倒入盆内,经自然通风冷却干燥,即成含有氮磷钾三元素的高效农家肥,而且含氮量很高。

如果将牲畜粪换成人粪,肥效会更持久哦……

“肥田粉用到地里,七天就见效。叶子又黑又亮,结出的穗子也要饱满好多。不过要马上浇水,不然会烧坏庄稼。”马一龙满意极了,他低声对赵昊透露道:“去年,我用肥田粉种了一茬晚稻,你猜收成是多少?”

“多少?”赵昊问道。

“七石。”马一龙压低声音,唯恐引起骚动。

“多少石?”赵昊瞪大了眼,声调陡然提高,一把摘掉口罩。

马一龙比划了个七。

“我了个乖乖啊!”赵昊惊得合不拢嘴,他终于明白孟河先生为何不觉得这味道臭了。

去年昆开司农场上下,使出吃奶的力气,种出了亩产三石五,就已经震惊江南,让各县纷纷纳头便拜,求大哥带了……

孟河先生居然能在去年的基础上又翻一番,这这,这得赚多少啊!自己还折腾个屁呀?安心种地吧……

他记得后世江南水稻亩产在1400斤左右,七石差不多是1000斤。马一龙居然在明朝种出了一个接近现代农业的成绩!

“你别高兴太早,老夫在溧阳时,亲种一季稻的亩产就超过五石了。”马一龙傲娇的泼一盆冷水。

言外之意,换了别人种,肯定达不到七石。

“他们就是能到五石,那也要赚翻啦。”赵公子却毫不在意,乐不可支道:“看来是要大力推广肥田粉啊!”

“话是不错。不过别的还好说,明矾和土硝的供应,你能跟得上吗?”马一龙又问道。

“呃,这……”赵公子登时语塞。

土硝也好说,海边潮湿的山洞里有的是。实在不够,还有江南三千万百姓的尿……

明矾则来自温州矾山,那里从宋朝起就开始开采明矾石了。其明矾储量约占世界的六成、我国的八成,用是肯定够用了。不过温州不在江南经济区里,要是持续大量采购的话,肯定会引起价格暴涨。

看来只有将其并入江南经济一体化,才能保证价格货源双稳定了。

可问题是中间还隔着宁绍台呢,难道为了个明矾矿,就要把四个府都拉进群?那样摊子铺太大了……不过还好都沿着海。

这显然是个要慎重考虑的事情,赵公子一时没法回答马一龙。便把他拉到一间空屋里,关起门来向他传授了另外12种土制混合肥的制法。以及30种土制氮肥法;20种土制磷肥法;12种土制钾肥法。希望他多管齐下,制造丰富多种的肥料,以免哪种原料短缺就被卡住脖子。

马一龙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你,你从哪儿学来这么多法子?”

赵昊只能笑而不语,故作神秘。总不能告诉他,因为自己小时候没书看,把爷爷的《土化肥》《土农药的制作》,《怎样打飞机》都翻看了好些遍。

当然,赵公子也看过高大上的书,比如老爹的《怎样修潜艇》,《导弹潜射技术》,不过想来没什么卵用了……

这些配方里大部分都用不到明矾,配料也很普通……不普通的他都过滤掉了,以免老马再给他出难题。

不过还需要孟河先生,一样样慢慢摸索。除了要忍受不同肥料那销魂的味道,还得用科学的方法实验每一种肥料的效果,估计这个工作没个十年八年是搞不完的。

此外,他还命令堺商株式会社,从日本的岛屿上采集鸟粪石,第一批已经运到了耽罗岛,等待转运回国。那是可上等的磷肥啊!

农业是最公平的产业,你给土地多少养分,就回报你多少收成。

丰收都是用肥料堆出来的!在化学工业能生产化肥之前,就只能用这种笨办法堆。

不过好处是,用这种粗加工的天然肥,土地只会越粪越肥,而不会像用化肥那样渐渐让土壤板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