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师姑国王听说汉军中途返回攻破兰国,生擒了兰国国王,心中惊恐万状,派出心腹三人,吩咐道:“你们快马加鞭赶到匈奴头曼城,求助匈奴单于,就说汉朝军队已攻破兰国,兰国国王也被活捉。汉军的下个目标肯定是师姑国,请匈奴派兵支援,事成之后向匈奴送上金银财宝十箱,美酒十车,美人十名,羊马万头,快快去吧!”
这边匈奴单于看着师姑来的人,心里思量着拿不定主意,兰国已经被汉朝控制,如师姑国也被攻破,以后想再抢劫商人怕是不易了。先下令安排这三人休息,说道:“你们三人也累了,先下去休息吧,我会好好考虑考虑的。”
那三人便听了退下,左贤王与右贤王已经听到消息赶来,三人商量该不该出兵援助师姑国。
“父王,我们不能放下师姑国不管,如被汉军掌控,近不方便劫持汉人,远不能攻打汉人,而且师姑国是进入我匈奴的门户,对我们十分不利啊!”左贤王分析道。
“我倒不是这样认识,我们现在要避免与汉军直接对战,需养足精力,为后面进攻汉地大战准备。”右贤王分析道。
听这两人说得都有道理,自己也考虑到了,很难选择。
右贤王看单于也是进入两难之地,便又说道:“而且这次带兵的是赵将军,曾以千骑破我匈奴四千骑,与我们对战经验丰富,马上功夫也是一等一地好,加上来往过西域几次的先锋王恢,对地形位置都很熟悉,这种情况下对我们非常不利,不宜作战啊!”
“赵将军算什么,用计引入腹地,一样生擒他。”左贤王说道。
“他是战场老将,这次我们撤兵驻地,汉军便没有再追,可见他心里已经有底,不会轻易上当,只志在兰国与师姑国。莫非左贤王有好的计谋不可?”右贤王反问道。
“这......,暂时还未想好!”左贤王语塞道。
右贤王继续说道:“现在放弃与汉军作战不影响我们,因为大王也说过,匈奴离西域近,汉朝远,我们要控制西域小国比汉朝方便多了,虽然以后真的与师姑国对战比较难,但以我们匈奴的实力,相信师姑国王也不敢与我们真的打战,请大王定夺。”
“看来只有拒绝师姑国的请求了,可惜了师姑王这么慷慨,却不能帮了。”单于对师姑国王提出的条件非常有兴趣,但权衡再三,为了储备军力,只能放弃了。
“来人,转告师姑国使,匈奴近况不理想,怕是不能援助师姑国了。”单于下令道。
师姑国派来的三个使者听到这样,也知道凶多吉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赶紧回报国王,想好后退之路。
在兰国的赵将军和王恢商议攻打师姑国的战略,赵将军提出:“对师姑国再用这种奇兵突袭,擒王下令的办法是行不通了,师姑国一定有了充分的准备来应对。”
“但师姑国一直与汉使汉作对,不给他们一个教训,如何警诫其他的西域小国,这个仗一定要打啊,将军!”王恢进言道。
赵将军说道:“仗是一定要打的,要不然也不会在西域活动一年,现在再攻打师姑对我军十分有利,这次与兰国一战,仅700人参与,其他大部份人马并没有动用,我们的士兵一直在养精蓄锐,战斗力很强,而且现在有兰国做后盾,粮草充足,短期内肯定没有问题。”
思索一下又说道:“我们一定要尽快解释师姑问题,兰国国小,这五万人马对兰国是个不小的负担,如果长期下去,不但粮草问题不容易解决,也会让兰国民众产生怨恨,这样对我们汉朝的声威影响极大。而且我们这一年来没有匈奴人的任何消息,不敢保证匈奴与师姑国会不会串通一起,来个内外夹击。”
“将军真是考虑周详,为国为民,一切的问题都考虑在内,与将军在一起的日子,王某真是惭愧不如,又学习颇多,那将军认为如何攻打为上策?”王恢看着这汉朝名将,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想你跟我考虑的是一样的,你不妨直说出来。”赵将军知道王恢也是有勇有谋之人,想先听听他的意见。
“恕我直说,我们现在想速战速决,避免粮草出现问题,又要避开匈奴人和师姑人内外夹击的境地,只有用大军合围攻击的办法对付师姑国,将军以为如何?”王恢提出道。
“好计谋,传令下去,围攻师姑国。”赵将军下令道。
师姑本就是小国,汉朝军队五万士兵一围交河城,简直水泄不通。
赵将军看到这样,心里已经胜劵在握,下令道:“五万人马分四批,日夜不间断发动攻击。”
手下将士得令执行。
分成四批攻城的士兵个个雄心满满,呐喊声震天,斗志饱满。
师姑交河城内士兵面对汉军一次次的进攻,仍然顽强抵抗,但是心里防线已经慢慢张开,精神也受了很大冲击,几近崩溃。特别是城外的汉军似乎越战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