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精卫(1 / 2)

翻开太平洋的地图,可以注意到拉包尔,特鲁克,马里亚纳群岛是在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与赤道成35度左右的夹角,从西南方向斜斜地向东北方向延伸。特鲁克岛刚好在这条直线的正中处,向西南方向距离约900海里是拉包尔,从特鲁克向东北方向伸延相同的距离是马里亚纳群岛。

不仅如此,如果再向北偏东一点,位于马里亚纳群岛下面450海里则是卡洛林岛,而在特鲁克西北方向约500海里是瓜达卡拉尔岛,从地理上来看特鲁克岛的位置十分重要,可以说是联连西南太平洋和中太平洋的枢纽之地,其战略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自中美宣战之后,绝大多数中国人、美国人才第一次听说太平洋上还有这么一个岛屿,当它第一次闯进世人的视线、出现在国际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全世界目光顿时就被这个沉寂了数十年的岛屿所吸引。

“几十年以来,特鲁克岛一直是一个被世界遗忘了的角落。”

美国的报纸和杂志几乎都用一句话来形容这个陌生的小岛地方。

但这句话说的并不准确,至少对于中国国防海军而言,从得到它的那一天起,就绝不会忘掉这个地方。

“这是一个坚固的海上堡垒,中国海军强大的舰队经常在这裏出没,尽管我们和中国人签定了条约,禁在太平洋新建海军基地,但显然中国人利用种种伪装,在得到特鲁克的十八年间,不断完善着岛的防御工事。而且从宣战刚一开始,它就受到上千架飞机的保护,数以千计的战斗机、轰炸机被紧急布属于此,多层地下堡垒式机库保护这些飞机,这些飞机通过装甲机库内的升降梯进出……特鲁克是中国海军在太平洋上永不沉没的航母。”

这就是美国海军情报人员眼中的特鲁克,在他们的眼中,特鲁克将是美国海军在南太平洋作战的恶梦。

1914年欧战爆发,日本对德宣战后,便派兵的占领了这座德国人在在15年前从西班牙人手中购买的小岛,战后这个小岛托管给了日本,日本人曾接到过国际联盟的通知,禁止在这块德国人古老的殖民领地上修筑任何军事设施。

之后,日本人更有理由拒绝其他任何人进入这块托管地了。如果有海上的遇难者偶尔被海浪推上特鲁克岛的沙滩上,他立刻就会遭到软禁,最终被逐出这个海岛。某些好奇心太强的航海者,必然会成为某次意外事故的牺牲者。因此一直以特鲁克的完全与世隔绝,大部分人没听说过它,也是必然的。

直到1923年,中国击败日本后,这座岛屿随着中日和约的签定,托管权交由中国后,这座岛屿同样与外界隔离,只不过的偶尔出现在旅游杂志上,但这座被称为人间天堂的由珊瑚礁构成的岛屿,从那时时便成为了中国海军最重要的系泊地,同时也是国防海军在太平洋最大的基地。

特鲁克岛的地形有别于太平洋上的其它小岛,它虽说大体上也算是由珊瑚构成的,但它却是一个有山的岛屿,而“特鲁克”一词在马来语中的本意是“耸入高空的山”,这裏的岛屿兼有珊瑚、火山两种特点。特鲁克岛是特鲁克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呈三角形,每边长60多公里,中间是一个直径30至40海里的礁湖,暗礁在礁湖四周露出峥狞的面目,这是一处极好的锚地,可容纳6艘大型舰船同时从通道中驶入,可说是一个天然的舰船停泊港。

共和30年8月24日,中美宣战后的第4天,国防海军北洋、南洋舰队主力驶出胶州湾、三都澳海军基地,两只舰队在琉球群岛与八重山列岛之间的洋麵汇集,在洋麵上形成一只以7艘战列舰、4艘袖珍舰、5艘航空母舰、4艘护航空母舰、19艘巡洋舰、68艘驱逐舰、46艘潜艇以及大量辅助舰船、鱼雷艇、猎潜艇组成的总吨位高达103.5万吨的人类史上最庞大舰队——大洋机动舰队,朝着太平洋驶去。

几乎从舰队出发的那一天起,全世界的眼睛都注视着这支人类史上有史以来规模最庞大的舰队,平静的太平洋,太平不在!所有的报纸都用同样的话语描述着机动舰队驶出后的太平洋。

8月29日早晨6时35分,大洋机动舰队到达了距特鲁克岛约100海里的海面上,天空己开始发白了.最近几天天气不是很好,但也不算太坏,只偶尔飘洒几颗零星的小雨,有风浪,但并不算大,多天来舰队一直顶着风浪前进,但从昨夜天始天气开始转睛了。

在遥远的海平线上,己出现了第一抹霞光,东方的天边也变红了.海风不在是冷冰冰的,徐徐吹动的微风吹散了空中的残云,天空显得又兰又高,一切都表明这是晴朗的一天,在水天一线间,一座高耸的山峰出现在甲板上正在训练的官兵视线间。

“嘟……嘟……”

伴着一阵汽笛声,大洋舰队由9个防御圈组成的梅型编队在距离特鲁克还有十数公里时,突然将大编散开,9个大型编队朝着近特鲁克泻湖近三角等边的三个方向驶去,此时空中响起一阵轰鸣声,是海航的F—4战斗机群,这是驻特鲁克南太平洋航空司令部派出迎接大洋舰队的机群。

站在“梅岛”上的海军官兵几乎是瞠目结舌地看着从入口驶入泻湖的编队,大小梅、兰、竹、菊八岛上的每一名海军官兵和土着居民都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言语来描述此时的心情,这是他们所看到过的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一支舰队。

大兰岛西北方机场边缘挤满了海军航空兵、地勤人员,甚至于在堡垒机堡内正在检修着“精衞式”远程鱼雷攻击地勤人员、衞兵都离开了港位,这在国防海军南太平洋司令部警备区内是前所未有之事。

“我的个乖乖东子……”

站在山腰机库风口处的李毅非抓着自己的软军帽,在嘴边不可思议的喃喃着

“汉武、高祖、太宗、炎帝、黄帝、蚩尤、盘古、世昌、岳飞、成功、子龙……乖乖……那!那是不是刚服役的大帝级……赢正号!乖乖东来……国防海军的战舰几乎都开到了这了!”

李毅非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一切,此时曾经无比庞大的特鲁克泻湖平静无波的湖面上,完全被灰蓝色的舰队所笼罩,一艘艘战列舰、航空母舰、一条条巡洋舰、驱逐舰布满了湖面,密集的桅杆、如林的高射副炮,完全掩盖了曾磷光闪闪的湖面。

多年来占据着大型“民用码头”的南太平洋海军警备区的那几艘镇海级驱逐舰,此时就像儿童的玩具一般被挤到了八字岛的“八字”港内。

“好了!兄弟们,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海军部长官们的决心,这一仗关系到我们的国运,咱们的海军实力逊于美国,所以海军部的长官们都把希望寄托在我们的这群‘精衞’的身上,宣战后,我们飞行4000多公里来到这裏,不是为了看我们的大洋舰队,而是……”

站在通风口边的“精衞13”联队的联队长尤仁杰的语气显得有几分凝重。

“为了打沉美国佬的军舰!为主力舰队赢得决胜的机会!”

一名嘴上甚至还带着些许绒毛的年青飞行员把话接了过来。

“那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我们来到这裏是为了观看这支舰队吗?不是!机动舰队的到来就是催战书,无论到时我们是否完成适航训练、熟悉在太平洋上的飞行,命令一下,我们都必须要出击!你们要记住一点,我们可以死!但主力舰队必须要击败美国海军!如果因为我们的原因……那么我们所有人都百死难赎其罪!我们就是国家、是民族的罪人!”

长官的话让那些站在十余米宽的通风口旁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的脸上露出一丝愧意,他们太兴奋了,以至于兴奋的忘记了自己的责任。

“还愣着干什么!等着老子用枪赶你们吗?”

快、快……

所有人都连忙朝着山体机库内衝着,库高为10米的机库内顿时热闹了起来,地勤人员以最快的速度检查着机库内的一架又一架“精衞式远程攻击机”,而飞行员们则在一旁看着美国舰队军舰照片,劳劳的记住美国军舰的特征。

在洞库壁上赫然写着“精衞之志”四个大字,但凡中国人都听说过精衞填海的决心,尽管途劳亦是代表精衞按既定的目标坚毅不拔地奋斗到底的决心,而国防海军航空兵精衞总队,则抱着同样的目标。

部队的代号为精衞,甚至于连同他们的“坐骑”同样以精衞命名。受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国防海军必须限制自己的战列舰、航空母舰、重型巡洋舰的单舰吨位以及整体数量和总吨位。而国防海军的力量面对假想敌美国海军则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在水面舰艇的数量和质量上难讨便宜的国防海军为扭转这种局面。

开始考虑利用大型远程轰炸机有效地削弱美国海军的力量。

在对美作战中,在力量上处于劣势的国防海军。假设优势的美国海军舰队横渡太平洋向西进击中国的话,劣势的国防海军可以用这种飞机,到近海以外的海域上空去迎击敌人,使美国舰队在未达到近海同国防海军大洋舰队交战前,力量究被削弱到与大洋舰队相匹敌,或劣于大洋舰队的程度。

此即稳妥的“逐步消耗敌方的战略”。要实现这样的战略意图,只有依靠潜艇和飞机。就使用飞机而论,如果用航空母舰上的小型舰基机的话,因其搜索和攻击半径同敌方是一样的,未必能取得对敌优势,战而胜之。使用远程陆上攻击机,还可以充分利用从日本手中割占的委任统治的南太平洋各岛,把这些岛屿当成供这些飞机起飞的“不沉的航空母舰”。必要时还可以将飞机从这一个岛屿的基地迅速转移到另一个岛上,以便做到先敌发现和先敌攻击长驱直入的美国舰队。

出自上述作战意图,所以国防海军高层才热衷于航程远、性能优良的远程轰炸机,从共和15年立项预研、至共和20年正式立项,共和25年试飞,27年进入现役,可谓是十二年磨一剑的“精衞式”远程攻击机,刚一服役,便成为中国性能最优良的远程轰炸机,机带携带两枚800公斤穿甲弹或2枚24型航空鱼雷,作战半径可以达到2800公里,最大时速580公里,升限10000米,而最让人惊讶的是与空军使用的H—17轰炸机相比,采用折叠机翼的“精衞”的尺寸可以用小巧来形容,最大起飞重量不过13.5吨,发动机不过为两台1500马力发动机。

牵引车将精衞攻击机送到升降机后,精衞223机组成员们,就坐在飞机旁,早已经换上飞行服的李毅非靠着精衞223的机轮,和往着一样,每一次升空之前,都给家人写信,从进入这支特殊的部队开始,李毅非和自己的战友一样,都明白每一次升空都有可能是自己的最后一次升空。

“……我们的任务很简单,简直简单到极点,无非就是开着飞机在距离敌人老远的地方投下两枚鱼雷,然后全速飞离,这种任务对于我们而言根本就是小菜一碟,我可是为了那一刻训练了四年……”

尽管不知道的信什么时候才会被寄出,但李毅非仍然向过去一样给家人写信。

“那就是精衞攻击机?”

跟随舰队来到大兰岛的赵颂琴看着机场边停机坪上的那些向后折叠机翼大型双发飞机,作为记者在军舰上的时候,曾多次听到高级军官们用尊崇的语气形容海军的“精衞”,在海上他们再也不需要担心保密问题,至少在批准这些记者和国内发回稿件之前,而那时大海战恐怕早已打响。

也正是从他们的那里知道这支从未进入国民视线的航空部队在这场战争中所担负的意义。

“这次海战能否取得胜利,全靠精衞们的誓死一击!”

站在机场外看着那群在跑道边嘻嘻哈哈大笑,还在互相开玩笑的飞行员,赵颂琴便拿起相机随手拍了几张照片。看着那些年青的飞行员,赵颂琴不禁想起邓子龙号航母上的攻击机联队长说过的话。

“一但精衞得到出击命令,他们将早于舰队向美国舰队发起攻击,因为距离的关系,没有战斗机为精衞护航,驾驶着精衞攻击机的飞行员唯一能依靠的就是三架机枪,他们必须不顾一切的迎着美国海军的战斗机、护航舰的炮火,不计代价向主要目标投掷鱼雷、炸弹,从而为舰队决战创造机会,知道他们活着回来的希望只有多少吗?”

联队长那双眼睛中流露的崇敬与痛苦之色,让赵颂琴此时回想起来心情仍然有些沉重,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自己才会放弃采访舰队,来这裏采访这些精衞,并没有多少记者知道精衞部队的意义。

“50%的投弹机率、10%的机组可以活着回来,知道什么是精衞之志吗?就是义无反顾、就是不计代价!精衞部队从组建起,就是为了十几分钟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