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巴(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f大沸腾了。

自校园论坛创建以来,以豪车、包养为主题的爆料贴屡见不鲜,其中不乏诬蔑,最后多以澄清、道歉告终。

这一次,史无前例地大动真格。

并且是学校出面,整顿歪风邪气,惩戒诽谤之流。

“教书育人之地,不容脑补造谣之风,与其尔等进入社会接受挨打,不如就此回炉重造,提升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休养。”

公告一出,哀嚎声几乎盖过欢呼声。

因为被罚重修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休养的同学不在少数,而且他们哭得好大声,一人赛过百人。尤其是大四学生,毕业在即,突然被罚重修大一公共课,怎一个悲惨了得?

但没有人同情他们。

毕竟,惩罚的背后流淌着无辜者鲜活的血液,甚至可以说生命。

大家不约而同地记住了一个名字——余穗。

事情已经查清,她是被冤枉的,所谓的豪车、暧昧、包养,是巧合之下形成的假象。

从有嘴难辨到缄默不言,余穗遭受了一年多的谩骂和白眼,再一次发声,是因为看到了拥有同样遭遇的小元。

也许是不想小元成为第二个自己。

也许是沉默虽久,却仍然想为自己伸张正义。

她站了出来,发帖质问。

“你们自认火眼金睛,窥探一点便知真相、全貌;你们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七嘴八舌将无辜者摁入泥淖。何时做个人?”

一段话,引起群嘲。

面对大量的人身攻击,她崩溃了。

割腕自杀。

多么刚烈狠绝的反抗。

细究之下,又有一丝动人的温柔,因为她的出发点,她想要维护的,不止有自己,还有遭受诬蔑、不公的同类。

公众视线基本聚焦在了余穗身上。

偶尔会有人感叹小元运气好。

也有人纳闷,为什么校领导如此重视此次事件?但惨痛的例子近在眼前,也是不敢再乱猜瞎说。

校园论坛置顶的爆贴,一个是犯错者的道歉,一个是处罚公告。

汤蓓蓓一边看帖一边笑:“这个id我记得,这个我眼熟,这个也是……哈哈哈哈,报应不爽!小元,基本都是黑过你,但被我狠狠怼过的人,想不到帖子删了还能找出来,学校此番很有诚意。”

乔冬妍说:“我们都该感谢余穗,恶人得到惩治,是她用血用命博来的,她是英雄,是拔除歪风邪气的先锋!”

“余穗很勇敢,希望她早日康复。”

关兮宁感叹,“求真、务学才是校园应有的风气,经过这次教训,以后大概没有同学敢再胡编乱造诽谤人了。”

三人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唯独阮婳闷不吭声。

她内心充满了自责和担忧。

因为余穗,因为谢石霖。

这两人,一个住院拒绝探望;一个又不理她了。

发出的消息等不到回应。

她试着打电话。

提示关机。

好不容易等到开机,却是助理接听:“阮小姐,谢总目前正在忙,得空给你回电。”

语气依旧是那么地波澜不惊,礼貌疏离。

但“得空回电”似乎比“请稍后再拨”强了一丢丢。

阮婳抓住一丝希望,追问:“他什么时候有空?”

助理答:“给你回电话的时候。”

阮婳:“……”

完了,死循环。

想必谢石霖气得不轻。

她不敢耽搁,决定立刻登门请罪,求原谅。

-

时近四月底,气温渐暖,宿舍楼下的蔷薇花含苞待放,惹得许多同学驻足停留、赏花拍照。

阮婳急匆匆下楼,异常的热闹让她不禁放缓脚步。

视线被明丽娇嫩的花骨朵吸引,旋即是一张张青春洋溢的笑脸,紧接着,又随着那些笑脸,注意到了停在路边的车。

奢华中透着一丝眼熟的车——库里南。

几乎与上次送她回学校,惹出一堆黑料的那辆相同。

她不经意一瞥。

谁料,车门被推开,一个约莫五十多岁慈眉善目的女人从副驾驶一侧下来。

阮婳看得张大眼睛,这不是李婶吗?

她惊疑到发愣。

以前,李婶或者司机送她来学校,都会听从吩咐,选择普普通通绝不惹眼的车,这次为什么如此豪?!

不等她想明白,李婶已经走到跟前。

“婳婳,先生病了,他让我来接你回家。”

“爸爸病了?!”

阮婳不敢置信,午饭的时候她还跟爸爸通过电话,怎么会病了?

李婶拉住她的手,轻声安慰:“婳婳不要慌,已经看过医生了,没什么大碍,休息几天就好。”

得知父亲生病,阮婳心急如焚,哪里还顾得上找谢石霖赔罪。

“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