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顶着“梁国使者接待官”头衔为所欲为的崔呈秀,若说怕谁,除了陈皇,那就是梁国使者了!董诚手下这位绯袍官,若借梁国使者的势,要弄他的话,恐怕不是很难!正是思虑到这一层,崔呈秀才怕了,怕得几乎站立不稳。当然,众人根本无暇顾及崔呈秀的想法。梁国使者一到,他就成了边缘人物。面对李卿奴的笑语,祝修远也笑道:“公主殿下请放心,师父他老人家很好,漱玉、娘子她们也都挺好,她们时常念起公主,只盼公主殿下和王爷能早日回来呢!”祝修远分别与李继业兄妹寒暄毕,董诚才上前,拱手道:“下官江州刺史董诚,携衙门众位同僚恭迎梁国乾王,恭迎安乐公主!”董诚说的自然是场面话。李继业见此,回礼道:“董大人有心了。”随后江州长史李林洲,与震泽王世子刘文彩也上前,拱手为礼,客气寒暄。但是李继业和李卿奴两兄妹甚是傲然,竟理也不曾理会他俩,现场一度十分尴尬。李林洲自知身份,只尴尬一笑就退了下去,并不做他想。可是刘文彩就很郁闷了,他再怎么说,也是堂堂王爷世子。结果人家理都不理他……刘文彩又进入那种“身为边缘人物”的悲伤情绪中。众人见礼毕,正待离开此处。那跟着梁国使者而来的小太监适时叫出了声:“请稍等,王爷和公主请稍等,祝司马请稍等。”祝修远等纷纷回头循声望去。只见那小太监手执浮尘,满脸笑容,微躬着身,瘦瘦小小,甚是年轻,与他身后的金吾卫形成鲜明对比。李继业问道:“这位公公,此番叫住本王和祝兄,可是有什么事?”那小太监先对李继业深施一礼,态度极为恭敬。然后小心翼翼的说:“王爷,公主。”接着又面向祝修远,“还有祝司马大人。”“陛下有一道口谕,吩咐咱家来到江州见到祝司马大人之后,当着王爷的面传达,祝司马大人,请接陛下口谕。”祝修远悄然与董诚对视一眼,随后跪地恭听圣上口谕。董诚、李林洲、刘文彩,以及衙门众位官吏,当然还有那“梁国使者接待官”崔呈秀,齐齐跪倒,俯首恭听。现场站着的就只有李继业、李卿奴,还有那宣读口谕的小太监。“皇上口谕:命江州司马祝修远,暂掌接待梁国使者一应事宜,至梁国使者离开江州返回梁国为止。”“朕恐祝司马人微官轻,恐有人不服,故特调遣金吾卫二十,供祝司马驱使。另,原‘梁国使者接待官’崔呈秀,原地解职,留江州听用!”小太监宣读完口谕,笑道:“祝司马,还不快谢过皇恩。”几乎没人注意到,梁国乾王李继业听了这口谕后,两个眉毛挑了挑,随后嘴角上扬。祝修远微微一愣之后,忙谢了恩,在小太监的搀扶下站起来。其余人等,诸如董诚、李林洲、刘文彩,以及衙门众官等皆已起身。但有一个人没有站起来,还跪在地上。浑身颤抖,哆哆嗦嗦,他就是原“梁国使者接待官”崔呈秀。崔呈秀心里悲恸哀嚎:“完了,完了,才刚得罪江州刺史,转眼我就落在江州刺史属下的手中……”崔呈秀虽然心知他会招人报复,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刚得罪完人就来,简直要命啊!只不过此时众人都顾及不到他。那两位小书吏也不敢去搀扶。那小太监且笑且将那二十个金吾卫让出来。“祝司马大人,你有事要办的话就交给他们,金吾卫办事,无人敢阻。”祝修远自然知晓,陈国的金吾卫乃天子亲军。他们武力值如何,暂且不知。但单靠那一身金光闪闪的“皮肤”就能吓死一批人,绝对好用。于是祝修远再次感谢陛下。那小太监呵呵笑着,又说:“祝司马大人,咱家临行之前,杨廷玉杨老曾托咱家带了句话。”祝修远惊讶,忙问:“不知杨老托公公带了什么话?”杨廷玉杨老,自半月前重阳登高野宴后,隔日就收拾行囊班师回朝。灾区事已了,只待重建,杨老多留无益。“祝司马大人,杨廷玉杨老说:为官之本,当造福一方。为官之理,当先天下之忧而忧。为官之德,当清政廉明。为官之义,当维护纲纪伦常,寸心不昧,万法皆明!”祝修远拜道:“下官多谢杨老的教诲!”那小太监又呵呵笑道:“祝司马大人啊,杨廷玉杨老素来刚正,眼里揉不进一粒沙子,他老人家亲自夸赞和提点晚生后辈之事,可不多见,屈指可数。就连祝司马你这‘暂掌接待梁国使者一应事宜’之职,也是杨廷玉杨老力争而得……”祝修远闻言,心中自然十分感动,故又隔空拜谢了杨廷玉杨老。遥想半月前,在那鲁山重阳诗会上,杨廷玉曾低声对他说过“有想象不到的好处”的话。“暂掌接待梁国使者一应事宜”之职,究竟有何好处,目前还没有看出来。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个职位也算是帮了他大忙——祝修远正愁找个什么理由整一整那崔呈秀呢。“崔呈秀!”祝修远隔空拜谢完杨廷玉,他立即转身大叫,紧走两步,直面崔呈秀。他一张脸已经冷了下来。随着祝修远这一声大叫,在场所有人都调头看向他俩。李继业和李卿奴脸带疑惑,不明所以,他俩兄妹并不知道崔呈秀威胁与恐吓董诚那一幕,自然茫然。董诚、李林洲、刘文彩等,以及衙门大小官吏等,他们全都眉头一挑,隐隐猜到祝修远何意,然后内心激奋,暗中紧握拳头。你崔呈秀不是狂么,不是威胁与恐吓董诚么,这下栽进董诚女婿手里了吧,呵呵。那崔呈秀依旧保持跪俯在地的姿势,未曾变过。他浑身哆嗦,祝修远大叫出声后,他那庞大的身躯以肉眼可见的幅度一抖。(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