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祝修远知道,这算是欠了尤贵妃一个人情。但无所谓了,反正在有心人的眼里,他已经算是尤贵妃和太子这边的人了……“陛下,臣举荐现任江州刺史,董诚,出任江宁县县令之位。”祝修远出列,躬身大声举荐。祝修远此话一出,这大殿中,好多人的神色都动了动。首先是陈皇,他原先是一幅烦闷的表情。因为众臣举荐,你争我夺,吵得面红耳赤……听着就让人心烦。不过一见祝爱卿出来举荐,陈皇立即就来了兴趣,不由坐正了龙体,仔细考量祝修远的举荐。陈皇旁边,端坐于凤椅之上的尤贵妃,则面露微笑,并时刻准备着,帮祝修远说话。下面,文官之首的国相李忠,听了祝修远的举荐,两眼猛然睁大……他原先一直半咪着两眼的。而其余出列举荐的文官们,稍稍呆了一下,互相对视一眼,达成默契——先将这个“外人”排除掉再说。众文官一致对外,开始苦谏陛下,诋毁那什么江州刺史……其中也有知情的,点出江州刺史就是祝修远岳父大人的事实。然后借此抨击祝修远,说他唯人是举,要搞结党结盟那一套,不利于朝廷等等等等。“陛下,臣举贤不避亲,那江州刺史董诚,的确是臣的泰山。”祝修远倒挺淡定。“陛下是否还记得,几个月前,江州先遭系列天灾,再受瘟疫横行,最后更是惨遭燕军围城!”“嗯,朕自然记得,正是因为爱卿在江州,才能缕缕力挽狂澜,拯救江州万民于水火啊!”陈皇感叹。“陛下,其实拯救江州之功,不能单单算在臣一个人头上,其余官吏军民等,皆出力甚大!”“哦?”“特别是臣的岳父大人董诚,也就是现任江州刺史。他为官清明,极擅处理衙门中事,并且无论是抗击天灾,还是阻击燕军,背后的调度安排等,极为复杂,非一般人可为。”“而臣的岳父大人,却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一丝不乱!陛下,若没有岳父大人背后之功,臣也不可能力挽狂澜!”“陛下,臣之岳父大人,的确乃是当世贤才,堪当江宁县县令之职。故臣举荐江州刺史,董诚!”祝修远这番话说下来,整个奉天殿中的群臣,都呆了。人家这份功绩,是沉甸甸的啊!而他们所举荐之人,有拿得出手的功绩吗?不过一些酒囊饭袋罢了,哪有什么亮眼的功绩哟,即便有,能比得上人家的吗!文官之首的国相李忠,面无表情,阴沉着脸,好似谁都欠他几百两的模样。他稍稍抬眼,去看陈皇的表情。却见那陈皇,面有丝丝愧疚,叹道:“哎,看来朕对董爱卿的赏赐,还是轻了些!”国相李忠,见了陈皇这番表情,听了那番说辞。他眼中神光一暗,微不可查的摇了摇头。接着,李忠首次出列,拜道:“陛下,臣反对,江州刺史出任江宁县县令,不妥!”“哦,为何不妥?”陈皇茫然。“陛下,江宁县县令之职,官职虽小,但责任却重。况且京城局势复杂,不比江州,若某些问题处理不擅,恐京城再无宁日,陛下,请三思!”李忠说完后,马上就退了回去,并不多说。祝修远微微一皱眉,心说这个国相李忠,看来与他不对付啊!陈皇面色纠结,陷入为难。不过那尤贵妃似乎早就料到会有此一劫,她笑着,准备帮董诚美言几句。不过就在此时,文官序列中,排在第二位的杨廷玉动了。他也是首次出列,首次发言。只听杨廷玉说:“陛下,老臣以为,江州刺史出任江宁县县令之职,可!”国相李忠不动神色,只动了动眉梢。“哦,杨爱卿认为可以,有何理由?”陈皇奇道。在陈皇的印象中,这杨老头……算是比较有骨气有气节之人,也是一个真正的忠臣。要不然上次江州一带遭受天灾瘟疫,陈皇也不会任命他为“江南西道观察使”,代天巡守了……虽然陈皇私底下称杨廷玉为“杨老头”,但他的话,陈皇下意识认为是中肯的。“陛下,臣记得,几个月前,臣执尚方宝剑,前往江南西道,代天巡守。曾因一件大功,直接以尚方宝剑破格提拔那董诚为江州刺史。”“嗯,此事朕还有些印象,杨爱卿既代天巡狩,自然有此权力,朕也认同杨爱卿的决定。”陈皇点头。“那陛下是否知道,臣是因为何事,而破格提拔董诚为江州刺史的吗?”“额……这倒是忘了。”当下,杨廷玉当着满殿的文武百官,将董诚调查“侵吞三十万两茶税”之事讲出。“由此可见,董诚此人,能力非凡,竟能勘破三十万两的侵吞巨案!此等能力,又如何做不得江宁县县令呢?”杨廷玉说完后,也退回原位,不再多言。整个大殿中鸦雀无声。祝修远看向杨廷玉,心说这杨廷玉杨老,还真是他的大贵人!有空得再去拜访拜访。而那国相李忠,微低着头,半咪着两眼,一张老脸一成不变的阴沉……城府之深,让人琢磨不透他究竟在想些什么。凤椅上,尤贵妃抿着嘴,笑容十足,最后也插了一句:“陛下,太子在江州待了半月,也曾说过,在那江州刺史董诚的身上,他获益良多……”“好,那此事就这么定了,江州刺史董诚,出任江宁县县令,此事勿需再议!”陈皇做了最终的决定。……朝议结束,陈皇和尤贵妃离开,群臣也散去。散去的群臣,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皆在感叹今次朝议……国相李忠,与御史台大夫杨廷玉,两位文官大佬走在最后。“杨老,别忘了,你也是文官一员!”国相李忠声音冷冰冰,带着不满。“国相大人,呵呵,本官的确是文官,不过那江州刺史董诚,从江州刺史任上,调任江宁县县令,也是文官内的事!”杨廷玉笑呵呵,根本不惧一脸冰寒的国相李忠。“哼!”国相李忠冷哼一声,当先快步走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