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扑朔迷离(2 / 2)

下堂王妃 白衣胜雪 1276 字 8个月前

这下完了,捅了马蜂窝了……

几个人见势不妙,对视一眼,忽然一轰而散。

“爷……”三狼暗自叹气,硬着头皮迎上去想要说点什么:“弟兄几个嘴贱,瞎说八道惯了,你别往心裏去。事情还未查清,乔大人不见得真就……”

“滚!”花满城双目尽赤,忽地暴出一声厉吼。

“呯”“啪”先是零星的鞭炮声,慢慢地“噼里啪啦”的炮竹声,从四面八方传来,到得最后,竟似煮粥似地响遍全城。京中大街小巷全都烟雾弥漫,硫磺硝石之气四处可闻,竟比大年三十还要热闹。

相比满城百姓奔走相告,人人额手称庆,工部尚书司马毅府中气氛低迷,素帐高挂,白幡飘飘,一片悲声。

司马炀昨晚一夜未归,天快亮时在城内一小巷,有路人发现他全身精赤地倒在臭水沟中,身上满是鲜血,数根肋骨齐齐断裂,不等抬到尚书府,路上已经断了气。

司马毅膝下无子,对唯一的侄子爱得如珠似宝,视如己出,任他予取予求,惯得他无法无天,连重话都不曾说过一句。这时突闻噩耗,悲痛欲绝之际,自然誓报此仇。

外有司马毅亲自到大理寺击鼓鸣冤,内有敏贵妃在皇上面前哭泣呈情。联系到前有司马炀与楚临风,孙逐流在宫中争风吃醋,大打出手一事;后有司马炀失踪前一晚,楚临风派了全城衙役满城搜寻司马炀的事实,敏贵妃更是将矛头直指楚临风。

皇上特地下令,由大理寺卿亲自审理,贤王亲自督办,限期十日内查明真相,将凶嫌抓获归案。

面对盘问,楚临风态度坦荡,称他与乔彦只有同袍之义,同僚之情,并无苟且之事,争风吃醋云云纯属无稽之谈;而当日之所以满城搜寻司马炀,是因翻阅到衙中旧案,见有数十宗状告他的案子,最后却都不了了之,疑有人为操纵之嫌,故此打算突然袭击,拘传他到衙门协助调查。

当天晚上,他确实得到消息,追着司马炀出了城,却天黑,城外范围太广,并没有追到,并因错过关城时间,索性宿在了别院之中,第二日一早才回京。有身边侍衞,守城军丁以及别院仆役数十人为证。

司马毅虽一口咬定是他,苦于并无真凭实据,也奈他不何。最奇怪的是,不论他派出多少人马寻找,当天晚上随同司马炀一同出门的四名仆从连富贵在内,皆如石沉大海,一去无踪!

而更让司马毅羞恼的是,司马炀的尸身停在家中,竟被人盗走,大卸八块,分别悬挂在京中八门之上!为免再生枝节,司马家只得将司马炀的尸身收集,草草下葬。谁料当天晚上,坟墓再次被人挖开,尸骨扔在坟场,被野狗啃食一空……

衙役疲于奔命,四处搜捕,却是毫无所获。

而这些,显然不是楚临风所为。案件因此变得越发地扑朔迷离。

与此同时,本来与案件毫无干系,却被无端搅入司马炀离奇死亡案,身处风暴中心的乔彦,莫名其妙成为京城炙手可热的话题人物。而她的感情归属,更成为大家猜测的重点和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点心。

对此,楚临风气怒交加偏又无能为力。这个敏感时候,他的一举一动都倍受注目,就算想开解她,都有百般顾忌。就怕一个闹不好,不但帮不到她,反而适得其反。

他一腔怒气无可发泄,对造成现状的始做蛹者——如兰,越发态度冷漠。两个人虽同住一个屋檐下,已是相看两相厌,形同陌路。

如兰受了委屈,拿着包裹赌气回了娘家,被颜怀珉一顿教训,说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岂可因夫妻口角赌气跑回娘家?连门都没让进,直接赶了回去。

如玉为流言所困,连钱铮友都不敢与她走得过近,深恐一个弄得不好,被牵扯进去,晚节不保。

太医院里,如玉形单影只,连病人都骤减数倍。对这一切,她显得出奇的泰然自如,没有人找她出诊,便每日手不释卷,埋首医书。那些无端加诸在身上的流言,她既不分辩,也不制止,默默地承受着,静待时间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