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目标苏州园林1(1 / 2)

邪龙逆天 圣龙至尊 1943 字 2022-12-18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这一次方慕霖他们的第一站就是来到了苏州园林的沧浪亭,沧浪亭始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池馆。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亭,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诗,诗中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此事。自此,“沧浪亭”名声大振。

苏氏之后,沧浪亭几度荒废,南宋初年一度为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宅第,清康熙三十五年,巡抚宋荦重建此园,把傍水亭子移建于山之巅,形成今天沧浪亭的布局基础,并以文征明隶书“沧浪亭”为匾额。清同治十二年再次重建,遂成今天之貌。沧浪亭虽因历代更迭有兴废,已非宋时初貌,但其古木苍老郁森,还一直保持旧时的风采,部分地反映出宋代园林的风格。

关于这个沧浪亭,还有一个传说。

传说乾隆皇帝南巡,路过苏州,住在沧浪亭。有一天,皇帝吃完晚饭,觉得寂寞无聊,便想寻个消遣。他听说苏州的说书很有名气,唱得动听,说得入情,有声有色,非常有趣,于是,传下旨意,要听说书。

苏州城内有个说书的名角叫王周士,名气响彻江浙。苏州知府亲自去请王周士,还特别关照他,在皇上面前,多为他美言几句。到了沧浪亭,乾隆皇帝正等得不耐烦,要他马上开书。王周士不动声色,慢吞吞地说:“万岁坐在明烛边上,难道不知道四周一片漆黑?小人在黑暗里弹唱动作,万岁如何看见?”乾隆听了,虽觉得话里带刺,但也有几分道理。只好面带尴尬,命左右赐王周士明烛一根,好令他快快开书。王周士手捧三弦,站立在那里,仍旧怕不响。皇上不禁生起气来,问“何故还不开书?”王周士不卑不亢:“启禀万岁,小人说书虽是小道,但只能坐下,立着不能说书!”

乾隆没听过苏州说书,不知道有这样的规矩。虎起了面孔,粗声粗气地说道:“赐座!”内侍马上去搬座位,心里却犯嘀咕:皇帝面前一等大官,也不敢坐着说话。眼前这个说书的,居然讨到了金凳,心里着实不服气。王周士可不顾这些,大模大样地坐下来。把三弦一拔,“叮叮铛铛”的声音,既像百鸟朝凤,又像金鼓齐鸣。乾隆听得是眉开眼笑。王周士最拿手的是《白蛇传》。于是就挑了最精彩的一个片断说起来。

说到端午节白娘娘怎样误入沧浪亭吃雄黄酒,怎样现出了原形吓死许仙,真是讲得绘声绘色,活灵活现。乾隆听得津津有味,点头晃脑,脱口喊出“好”字。王周士字正腔圆,越说精神越足,一直说到白娘娘盗仙草,回到苏州,救活了许仙,方才落回。王周士把三弦一放,讲一声“明日请早”!

这种好书,乾隆哪肯罢休。他连连摆手,“寡人兴致正浓,岂能扫兴?”内侍上前禀报:“皇上,已是五更天了。”乾隆不得已,吩咐内待,将王周士留宿在沧浪亭。乾隆皇帝听书听得如醉如痴,神魂颠倒,一天也不能断,成了一个道地的书迷。

后来,他要回京,这样的好书又舍不下,就命王周士随驾进京,外加赐七品冠戴。王周士到了紫禁城,住在皇宫里,真所谓平步青云。吃的顺口,穿的舒坦,住的宽敞,连走路的地面都是软乎乎、滑溜溜的。

可是,这么惬意的日子,王周士反而过不惯。他觉得关在皇宫里弹唱,就像一只身陷金丝笼的百灵鸟,唱不出新歌,伸不开翅膀。所以,他找机会借口生病,禀明皇上,又回到了苏州。这正应了王周士说过的话:“我们唱书,总想把书唱好,该怎样总是怎样呀!”不仅是苏州的说书,沧浪亭更是以自己的特色吸引了乾隆皇帝。

这就是关于沧浪亭的一段传说了,而美丽的沧浪亭也是自古文人墨客必到之处,因此定是不乏关于沧浪亭的诗作流传于世的,其中就有像;“水围墙月漏窗折复廊曲水流觞花雕梁石刻像明道堂墨润水乡水一涯千古沧浪亭何傍翠色浓重无处扛渗透窗苍莽老树霜绿枫杨观鱼塘树色天光诗画舫莫回望泪千行碧波荡漾水一涯千古沧浪亭何傍日光穿林竹杆黄在水一方水一涯千古沧浪亭何傍人生苦短似又长伊人发苍水围墙月漏窗折复廊曲水流觞诗画舫莫回望泪千行碧波荡漾竹杆黄在水一方似又长伊人发苍”这样美丽的诗作流传于世。

也有直接就是以沧浪亭为名的诗作,像;“昔闻沧浪亭,未濯沧浪水。

先贤眇遗迹,壮观一何侈。

飞桥跨木末,巨浸折胡垒。

糟床行万瓮,缭墙周数里。

废兴固在天,庶用观物理。

缅怀嘉佑世,周道平如砥。

相君贤相君,子美东南美。

如何一网尽,祸岂在故纸。

青蝇变白黑,作俑弱焉始。

所存醉翁文,垂耀信百世。

无忘角弓咏,嘉树犹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