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姐的解释是朝廷靠不住,这次放薛家一马完全是因为朝鲜义州战事紧张,大明东江军溃不成军,而辽东军因为朝廷议和一直没有得到补充,现在的战斗力连弘螺山大战前一半都没有,这时候要薛家顶上去打建虏,只是叫薛家拿人命去填,就好比赵巧儿送灯台一去就不回来了。
可是薛四叔和薛十一都担心薛破虏部缺人少马在辽东吃亏,陈小姐看着屋里吴慧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只得勉强同意了薛四叔和薛十一增兵辽东的计划,接下来陈小姐提出增兵的兵员从哪里来,薛四叔和薛十一说当然是找薛五要人了。
陈小姐立刻否定了薛四叔和薛十一的想法,因为前几天薛五就来信通报,接到燕三娘从杭州发出的紧急命令,征召第一批至少一千忠诚度较高的薛家军进入浙江,薛五连夜组织了五百精锐士兵和第二批三百多家属,搭乘南下江南的商船离开了沧州。
当陈小姐说出薛五的兵力正在南下,薛四叔和薛十一也知道从薛五那里调兵不现实了,薛四叔和薛十一对燕三娘在江南腹地也需要大量兵马表示疑惑,陈小姐却回答这是少爷的最高机密,一直是三姐一人在杭州府督办,所有的事情都要为江南的事情让路,这关系着薛家所有人的生死存亡。
薛四叔和薛十一听说是少爷薛云办的大事,就不敢再在薛五身上打主意了,陈小姐还是决定拿钱给薛破虏招募一批人马,由于薛家在弘螺山大战后,倾尽全力给薛家军的死难负伤的将士家属发钱,这些薛家军的死难负伤的将士家属虽然难过,但是白花花的银子还是安抚住了他们。
这些钱来自“薛记绸布”“三江汇通”铺子的账上,以及“薛记绸布”杨二掌柜从大同府带回来的大笔金银,前前后后在这些死难负伤的将士家属花了将近八十万两银子,有一半的伤兵烈士家属选择跟随薛家,一共两千户人口在五千上下。
薛家对死难负伤的将士家属好,肯给钱的名声传出去了,来投奔薛家的青壮年汉子非常多,沧州薛五、薛庄都收了不少新兵,如果不是京城里薛家遭到朝廷一些官员的打击迫害,也影响到了薛庄的人和事,就停止了继续招兵,不然少爷薛云要求给薛破虏部补充的两千新兵早就招齐了。
现在既然不能从薛五那里要人,就只有把前一个多月招的新兵派去辽东,可惜只有五百挂零,立刻开始招兵,凭薛家的金字招牌,找人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是马上招来的新兵怎么可能立即拉上战场去呢,那是对新兵和他们的家人都是不负责的,对薛家和大明朝廷也是不负责的。
陈小姐明白薛四叔和薛十一二人是手足情深,不过这让陈小姐知道自己还没有被薛庄完全接纳,自己必须要拿出真本事征服这些人。
接下来陈小姐和薛四叔和薛十一商量其他事情,薛四叔和薛十一还是知道分寸的,在其他的事情是都一一依了陈小姐,不过陈小姐做出姿态主动征询吴慧的意见,虽然吴慧没有提出什么建设性意见,薛庄方面的薛四叔和薛十一见了,对陈小姐的态度也好了很多。
祖父薛睿感激周围的邻居维护薛家,有心尽快把“惠民粮栈”“吴记米铺”两个米铺经营起来,这个信息昨夜“吴记米铺”的张掌柜就到薛庄汇报过了,陈小姐对祖父薛睿先把“吴记米铺”“惠民粮栈”开起来的想法也没有异议。
陈小姐还是以询问的口气说道:“祖父,你老人家有什么好主意。”
祖父薛睿说道:“孙媳,爷爷老了,那里有什么主意啊,只是看着附近的百姓生活不容易,希望早一点卖些平价米给他们,也算是薛家对他们尽的一份心意吧。”
陈小姐回答:“祖父放心,孙媳一定尽快恢复‘吴记米铺’‘惠民粮栈’的买卖。”
祖父薛睿问道:“孙媳,薛庄的粮食够不够啊。”
陈小姐说道:“爷爷,上个月孙媳叔叔就运了二十船粮到沧州,就是‘吴记米铺’‘惠民粮栈’敞开卖也能坚持三两个月,何况三姐在杭州府买下了一支船队,以后薛家的南北货物可以不假手于人了。”
祖父薛睿听了大喜说道:“你们两个孙媳妇真是能干,我家孙儿薛云真是好福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