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皇帝朱由检很勤奋,但他有一个致命的毛病,就是脸皮太薄。在太平盛世,脸皮薄一点没什么,当天下大乱之时,要面子的结局,往往会是丢了性命。
朱由检心里是想议和的。和李自成议和,和满清议和,甚至与哈大全议和。
但这话不能他说,也不能让几个太监站出来说。必须由大臣说才行,也就是说,必须有一个背黑锅的。
如果事情办好,是皇帝领导有方。如果办砸了,皇帝也不用承担责任。
但现在,愿意背黑锅的人,实在太少,根本就没有。
事情就这么拖了下去,一拖就是一个多月。
让人们惊异的是,哈大全占领徐州之后,竟然没有继续北上,而是在徐州停了下来。
哈大全在徐州发布闽王令,约法三章,减免赋税,还开仓放浪,打击不法商贩(特别是哄抬米价的商贩)。
哈大全不北上,朝廷的压力少了不少。与李自成和谈的提议,也就自此做罢。
但明眼人都知道,哈大全越晚北上,对大明王朝越不利。哈大全不是流寇,不是突然造反的王爷,他是有备而来的。
哈大全在徐州的一个月,不断从南方调集军队,战略物资,一直在做战争准备。
赵卫、王张氏、加隆青次、哈耿、张佰强、许尚志、顾德伟、董云龙等等。水军陆军齐集一堂,整容可谓豪华无比。
军队数量更增加到三十万人,这可是实数,没有任何虚夸,之多不少。
但朝廷里没人干活,明明有危机也看不到。
这时廖应在太原打的很不错,硬是用两万守军,抵挡住了李自成的两百万大军。
喜悦的气氛让许多人翘起了鞭子,上下的话语声越来越多,仿佛大明王朝复兴有望。
闽王军进入徐州,哈月辉没有去见哈大全,而是偷偷的找到了随军的徐凌。徐大人有把柄在哈月辉手里,徐家算是铁杆的公主党。
哈月辉把黄宗义交给徐凌说:“此人就是黄宗义,父王一直在找他,你把人带回去就说是你找到的。”
徐凌说:“我是没问题,他呢?”
哈月辉瞪着黄宗义说:“你不会乱讲话吧。”
黄宗义急忙摇头说:“不会,不会,我绝对不会乱讲话的。”
被强行刮了胡子,大概受的打击太大,黄宗义连性格都变了,变得特别的胆小,在哈月辉面前更是如此。
徐凌见黄宗义这么老实,也就放心了。
哈大全见到黄宗义十分的高兴,他早就听说黄宗义是全才。他见面就问:“黄先生,可愿意到南京为官啊。”
到了这个地步,黄宗义相反对都难,只好点头说:“草民,愿意为闽王效力。”
哈大全高兴的说:“我派你去丹学院实习一年,你多学多看,把你看到的整理一下。一年后,我让你当工部侍郎,把你看到的,学到的推广向全国。”
好大的王恩,见面就许了一个副部长。
旁边的王鑫想反对,徐凌使了个颜色,表示:这是我的人,给点面子。
王鑫把迈出的脚收了回去。同朝为官,互相给点面子,将来好相见。闹起来就不好了,万一被老板知道,失业是小事,很可能掉脑袋。
哈大全也有问起苦念。
陈好说:“苦念已经去北京了,等王爷的大事定了,自然就能见到他了。”
哈大全感叹道:“你选的人真靠谱,忠心可嘉,忠心可嘉。”
就在此时,哈大全的一个代表潜入了太监曹化淳的官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