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义点头说:“但愿如此吧。”
许胜摇头说:“这种人可不好说,肯定还会出来闹腾。”
两个男人的态度,决定了他们与哈月辉之间的关系。大雪封山,哈月辉在拉萨一直住到第二年的3月,这期间除了礼佛,她经常与黄宗义探讨学问,短短数月见识学识都增进了不少,两人的关系也亲密了不少。
许胜则每天到军营里溜达,整日想着打打杀杀的事情,就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3月,哈月辉从拉萨启程返回北京,四大藏王与达赖等活佛随行。
哈月辉的之行圆满结束,也达成了她的第一大功:安抚。
北京的哈大全听到消息大喜,逢人便夸奖女儿能干,比家里的几个小子强多了。哈大全手下女将众多,最近连御书房掌印都换成了宫女,他是不放心长期掌权的太监,这也算是一种突破性的改革。
按照新规定,御书房掌印宫女必须出身官宦之家,最少也要四品官位之上。被选择的人要经过严格的考试,确保知书达理样貌端庄。女孩子们十五岁进宫二十岁出宫,任期不得超过五年。如果在任期间被皇帝收了,就编入嫔妃序列,而她们的老爹则必须罢官回家。
开始时,官员们都想把孩子送进宫,可一看后面的条款,又全都不干了。
因为皇帝的爽,而丢了自己的官位,实在是不合算。虽然能成为皇帝的老丈人,可皇帝的老婆多,老丈人也多,这个身份名义上风光,却一点实用价值都没有。
因为选拔报名完全自愿,结果第一次选拔竟无人参加,最后只好把官员等级降到六品,这才凑齐了报名人数。
第一任女掌印朱红玉,是福建一个知府的小女儿,学识渊博连男人都佩服不已。
很快朱红玉有了一个新的称呼,掌印女宰。
前朝掌印太监,是不准许参与政务的,而女官有提出建议的权力。
封赏进京朝贡的达赖喇嘛和四大藏王是必须的,哈大全按照前朝惯例,准备提升他们的爵位,赏赐金银财物,在文件上盖章时,朱红玉说:“皇室不如去迎一迎,顺便散散心,还赢得一世的英名。”
哈大全点头说:“有道理,有道理,我们就去迎一迎。”
从拉萨到北京得走四个月的时间,哈大全率众臣到长沙恭候,给足了达赖和四大藏王面子。
这期间有言官上疏,说哈大全失节,不应对蛮夷土司、番僧过于礼遇,这样会损害朝廷和皇帝的脸面。
前朝言官骂人,是一个优良的传统,从朱元璋开始骂了二百八十年。哈大全保留言官,是为了安抚天下的官员。都改朝换代了,还敢出来闹事,就是找收拾了。
哈大全叫朱红玉拟旨,痛斥了前朝言官的失职,痛斥他们在党争中的坏作用,甚至把前朝的灭亡都归结于言官的恶性。
“依附权贵,参与党争,祸国殃民。委于虚名,不切实际,空谈误国。”
哈大全的二十四字批文一出,已经有二百八十余年历史的言官制度走到了尽头。满朝文武在心里都是反对的;低级官员反对,因为没有骂人的机会了;高级官员反对,因为失去了免费的打手(帮忙骂人的)。
可在哈大全这样的强势老板面前,他们也不得不屈服。
喜欢血染大明请大家收藏:()血染大明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