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冲死后不久,艾布老人也过世了。杞人夫妇就带着雪妮娅、郭汉杰夫妻,离开建康,搬回杞人的老家淮北沈丘县去。相隔二十年叶落归根,重回故土,杞人心中感慨万千。
虽然此时汤和已平全蜀,夏主明昇投降,除云南一地外,天下尽皆平定,百废初兴,杞人已不排斥进城,但依旧不肯在城中居住。他在沈丘城外开了一家小面铺,依旧做他的老本行,但将店主的位子,传给了徒弟郭汉杰。
转眼已到洪武七年的春天,才刚过完元宵,雪妮娅就病倒在床。这几年来,她憔悴了许多,少年丧夫,打击本来就大,她又时常懊悔,没能为凌冲产下一子半女,延续香火,精神不佳,身子也日渐虚弱。绿萼看到她这副样子,担忧不已,要杞人进城去抓几副补药来帮她调理。
杞人把往日的积蓄都翻出来,也不过十几吊铜钱。他对绿萼说:“我往城中买棵人参来罢,只这点点钱,怕是买不到好的。”夫妻正在商议,突然郭汉杰从店堂里跑过来:“师父,店里来了两名差役,要寻你老人家往县衙走一遭去哩。”
杞人皱眉问道:“我又不曾欠了赋税,寻我往县衙去怎的?”挠着头,和绿萼一起来到店中。只见店堂里没有一个客人,却坐着两名差役,一个四十多岁,一个二十出头,各捧了一碗大肉面,稀哩呼噜地吃得不亦乐乎。
那中年差役是认得杞人的,看他过来,放下筷子:“陈师傅,太尊有请。”杞人作揖问道:“我又不曾拖欠了赋税,太尊唤我怎的?”“有个大官来到县中,指名要会你陈师傅哩,”那差役道,“端底为了何事,咱们如何得知?去了也便晓得。”杞人忙道:“小人是乡野粗鄙,不惯见官的,官爷替我回了太尊罢。”
那年轻的差役把最后一口面汤喝得干干净净,站起身来喝道:“太尊传唤,你怎敢推三阻四的?莫等咱们锁了你去,那时须不好看。”说着,从凳子上拿起带来的铁链子,“哗啷”一抖。
绿萼道:“官爷容禀,小人们又不曾犯了王法,如何要拿我丈夫往官里去?”那年轻差役撇撇嘴:“王法?王法便在我手中哩,你抗拒官命,便是犯了王法!”说着,又一抖链子,就待上来锁人。
中年差役拦住他:“小刘,你急的甚么?料陈师傅定不教咱们难做的。”正说话间,忽听门外有人高声叫道:“唤你们来‘请’陈师傅,哪个胆敢拿人?!”随着话音,一个红袍官员走了进来。
杞人看那官员,头戴乌纱,身穿盘领锦袍,补子上绣的是狮子图案,并非沈丘县令,却是个一、二品的武员,不由心中更为疑惑:“难道皇帝想我做的吃食,遣人来请么?他现今整日价山珍海味,哪还将我的手艺记在心上?”看那官员,六十多岁年纪,眼角密布皱纹,双目无神,花白的胡须,倒似乎有些面熟,好象在哪里见过的一般。
那官员看到杞人,也是一愣,理都不理上前磕头的两名差役,却对杞人说:“你果真修了仙道么,怎一些儿都不见老?你看我今日已是怎般模样。”杞人听他开口说话,猛然想起来,抱拳问道:“遮莫不是李思齐大人?”
那官员正是故元的降将、现今官至中书平章的李思齐。他摆摆袖子,示意两名差役快滚出去,自己扶着腰,缓缓在桌边坐了下来:“唉,老喽,整日腰酸腿痛,连功夫也搁下了。”
杞人向他介绍了妻子和徒弟,然后关照郭汉杰:“去,切些肉、烫壶酒来,招呼李大人。”郭汉杰答应一声,跑往厨房去了。李思齐苦笑道:“甚么大人?做大人有甚么好?怎比你清闲快活,竟连白发也无一根。”一抬手:“陈师傅请坐,大嫂也坐,我有些不情之请,要麻烦陈师傅哩。”
杞人在他对面坐下来,绿萼却告个罪,仍回后面去了。李思齐叹口气:“咱们二十年前在罗山城外初会,洪武元年又在关中见过一面,论起交情,也只泛泛,今日却要来求你,委实难以开口呵。”
杞人做了个请讲的姿势。李思齐想一想,缓缓说道:“我自降了大明,从徐大将军征定西,平汉中,也立些功劳。皇帝升我做平章政事,子孙世袭指挥佥事,推倚颇重的样子。然而鸟尽弓藏,况我不过一个降将而已,渐渐的只教荣养,不使视事,名为优恤老臣,实是削我兵权……”
杞人笑道:“你打半辈子仗,纵横南北,尽也够了,还去想那些兵柄权力的做甚?”李思齐苦笑道:“我也知降人最是难处,能优哉游哉,了此残生,也知足的了。只是此番有一件天大的祸事落将下来也!”
杞人问他:“何事?”李思齐道:“前岁徐大将军往攻岭北,损兵折将事,你可晓得么?”杞人点头,李思齐继续说道:“我朝以火器胜,蒙古以骑兵胜,漠北利于驰骋,原于我军不利,况对手是王保保哩?只是皇帝虽定天下,三事未足:一,少传国玺,二,保保未擒,三,元太子无音讯……”他一边扳着手指,一边苦笑道:“因此力促徐达进兵,遂至丧败。考其先后丢在大漠的,有四十万之众!”
“四十万?!”杞人吓了一大跳。李思齐点点头,继续说道:“徐达前岁丧败,退驻北平驻扎,不敢妄动。去岁,保保南攻雁门、大同,两地十室九空。皇帝为此,遣发民伕再筑长城,并以晋、燕诸王守边,与辽东、宁夏呈犄角之势,以抗保保。然这终是个守势,非根除之计。不知谁人在皇帝面前进言,竟要我往漠北去说保保归降……”
杞人摇摇头:“他定不降的。”李思齐叹道:“我如何不知?况我与他虽是有旧,也曾有仇,圣旨不能不遵,却怕有命前往,无命归来哩!”杞人一愣:“两国交兵,不斩来使,难道他会害你性命不成?”李思齐双目一闭,把头后仰:“此子少年时便杀伐决断,况于今这般境况。他若赐下一杯毒酒,教某死个痛快,还是好的哩!”
杞人点点头:“我晓得了,你是要我写封信与保保,请他看昔日薄面,宽放你平安归来……”李思齐忙道:“我也要去求一封信,却不是你。陈师傅,若要救我的性命,还须你陪我漠北走一遭者!”
杞人闻言一愣。正在这个时候,郭汉杰送上白切肉和热酒来。杞人为李思齐斟了一杯酒,慢慢说道:“这个……我曾与察罕交厚,与保保么……”李思齐急忙说道:“皇帝遣这个差使时,李文忠将军恰在御前,叹说:‘倘凌退思在时,要往说扩廓帖木儿,他是不二之选。’我因此想起你来,猜你或回沈丘来了,因此来寻。”
听李思齐提到义子凌冲,杞人不禁有些黯然。李思齐趁热打铁,说道:“你将出酒肉来如何?我此番去,性命恐要丧了,哪里还吃得下?你若不肯救我性命呵,我便饿杀在途中,好过北去受保保折辱!”
话说到这个份上,不由得杞人不答应。他只好告别家人,收拾一下行李,随李思齐北去。渡过黄河,李思齐却并不经山西往北,反而折往陕西来,杞人问起来,李思齐回答说:“我曾言道,要去求一封信,带往漠北去哩。”杞人问:“去何人处求信?”李思齐回答:“往西安秦王妃处求来。”
杞人疑惑不解,李思齐叹了一声:“原来你还不晓得,保保的妹子,未能从兄北走,我军拿了来,安置河南。洪武四年,皇帝将她许配与秦王朱樉,就藩西安去了。”杞人曾听义子凌冲讲过王小姐的事情,听了慨叹不已。
他就在西安城外歇下,李思齐进城去求信,但一连三天,秦王妃都闭门不见。李思齐无奈,皇帝的使命又耽搁不得,只得出城会合了杞人,继续北行。
※※※
明朝的使团四十余人,当年四月中旬离开陕西行都司最北端的镇夷所,延着张掖河向北,前往和林。一路上遍地的荒漠,漫天的风沙,往往连走三天不见人影,每日行程还不到二十里路。按这个速度,总要三五个月才能走到。
还好,才走了不到两个月,到居延海附近,他们就被一队元兵拦住了。李思齐派一名会蒙古话的通译上前打话,对面驰出一骑来,马上军官“嘿嘿”地笑,用纯正的汉话回答说:“原来是南朝的使者,要见咱们总兵。总兵就在前面百里处,且随我去来。”
扩廓帖木儿保着元帝逃往漠北,虽仍保有河南王的爵位,但军中却恢复了“总兵”的旧称呼,这点李思齐是知道的。但他听了敌将的话,仍旧吃了一惊:“保保怎到这裏来了?莫非又想南下侵扰么?”
扩廓帖木儿大军驻扎在居延海边,营帐连绵数里,李思齐有领兵打仗的经验,悄悄对杞人说:“看似有七八万人马哩,都是骑兵。”来到最中央上插白色巨大鸟羽的帅帐前,领路军官让他们在帐外等候,自己入内禀报。时候不大,那军官手持一面黄旗走了出来,先不招呼李思齐,却将手中黄旗高高举起,立刻,四外号声、茄声,响起一片。
杞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响声吓了一跳。再看时,帅帐皮帘掀起,众将簇拥着扩廓帖木儿走了出来。杞人和他整整七年未见,看他的样子,几乎都要认不出来了。
扩廓帖木儿今年刚过四旬,正当壮年,可是看他的样子,却似乎有五十上下。相貌依旧清癯,眼角却多了皱纹,鬓边也添白发,只有一双眼睛,阴戾如狼,较从前更为骇人。他鞭发皮裘,是蒙古人的打扮,出帐将手一拱,笑道:“原来是李叔父,十余年不见了,叔父可安好?”
李思齐看他态度亲热,就放下了一半心,急忙还礼。指指站在自己身后的杞人:“你且看这又是谁?”扩廓帖木儿看到杞人,不由睁大了双眼:“遮莫是陈叔父么?怎还如此年青?小侄却已老了。”
他把二人让进帐中,李思齐的随从,也吩咐部下好生款待。众人落座,扩廓帖木儿介绍了陪坐的毛翼等将领、向龙雨等护衞,然后招呼道:“将好酒来,某与两位叔父痛饮。”帐外答应一声,时候不大,十几个女子婷婷娜娜地端了酒肉,走进帐来。
当先是一个蒙古装扮的妇人,腰肢略粗,显然是有了身孕了。她把酒肉布在扩廓帖木儿面前,扩廓帖木儿一把将她搂到怀里,笑着对杞人说道:“是小妾商氏,已有六个月身孕了。”李思齐急忙抱拳道:“恭喜,恭喜。”扩廓帖木儿叫商氏商心碧:“你与两位叔父筛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