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所谓三迁(2 / 2)

星辰妖皇传 烟灰落定 1554 字 2个月前

孔宣顿时气结,指着益说不出话来,心中暗骂‘孺子不可教也’。

益见得孔宣怒色,连忙垂首作恭顺状,低声道:“弟子行事虽然荒唐,可民间误传之‘孟母三迁’,颇为教化世人、导人向善之功,不失为一段佳话。”

“言之有理。”陆久含笑赞许,对这位孟子观感颇佳。孔宣见上面那一位出言称赞,这才释然。

益忽然朝主位拱手道:“弟子有一言求教陛下,不吐不快,请陛下见谅。”

“哦?”陆久好奇道:“你有何事?无需拘礼,只管道来。”

益深深一揖到地,起身恭敬道:“陛下,恕弟子直言冒犯,陛下相貌平凡……”

“大胆!”孔宣只觉一盆凉水当头浇下,直透心底,惊得跳将起来厉声喝道:“黄口孺子,胆敢出此大逆不道之言!陛下何等尊贵,岂容你妄加评述!还不跪下!!!”

见得老师怒气冲霄,益惊得慌忙跪下。孔宣目中满是惶恐之色,趋前伏地道:“陛下恕罪。小徒妄语冒犯,皆是孔宣教导无方。还望陛下念他年幼,饶他这一回。”

陆久摆了摆手,淡淡道:“无妨,你二人且起来。天下修者,多知孔宣倾你国倾城,亦多知本皇相貌平凡。事实如此,何罪之有?”

“谢陛下不罪之恩。”二人见陆久面色云淡风轻,遂直起身来。

孔宣坐回原处,长吁一声,惊魂稍定。益心中暗暗折服陆久陛下的气度,又听闻他借机取笑孔宣的相貌,立在原地憋笑不已,神色古怪。

陆久又温言道:“益,你有何言尽管道来,无须顾忌。”

“遵命,陛下。”益收拾心情,复又说道:“陛下容貌……一身青衣剪裁并非恰到好处,缘何穿在身上这般合适,自有一份极尽潇洒地雅致?”

孔宣心中哭笑不得,暗自摇首叹息:自己这弟子对服饰这份执念,着实有些太过,不知何日能够放下。

陆久闻言淡淡一笑,手指孔宣问道:“你老师身上这件青衫,若是穿在旁人身上,可还会显得这般倾国倾城?”

益垂首偷笑,轻轻摇首。孔宣闻言苦着脸,发作不得。

陆久盯着益正色道:“相由心生,气归神定。世间万法,形于内而诸于外。当以人为本,服饰不过表象;以神为本,身躯不过皮囊。”

益静静听着,目光迷离,若有所思,耳边又传来陆久穿透人心的嗓音:“全身上下收拾得一丝不苟,可见你是一个注重外表的人。若能同时注重心境,修为当能深进一层;若能摒弃外表,只重心境,修为当会再进一层;若能两者皆抛……”

“那又如何?”益急急出言相询。

“大道可期……”陆久本是试探于益,而今观他如此急切,不禁微微摇首:性情太过急躁,养气功夫不够。这位“孟子”要成长为“亚圣”,路漫漫其修远……

孔宣平日教导弟子之时,隐隐觉得有何出疏漏,眼下听闻陆久所言,顿时恍然大悟,拱手恭敬谢道:“孔宣谢过陛下提点。不知陛下动身西向之时,可否容孔宣随行侍奉?”

陆久不置可否,突兀问道:“你地儒家典籍编着进度如何?”

孔宣面上掠过微不可察地苦恼神色,恭声道:“好叫陛下得知。孔宣拟编纂十部经书传世,合称‘四书六经’。而今,六经—— 《诗经》 、 《尚书》 、 《仪礼》 、 《乐经》 、 《周易》 、 《春秋》 俱已撰写完成;四书只得其三—— 《大学》 、 《论语》 、 《中庸》 ,仍有一部摸不着头绪。”言语之际,苦恼神色渐渐浮现。

陆久忽然以手指孔宣大笑,直笑得前俯后仰。

孔宣不明所以,疑惑道:“陛下何故大笑?”

“孔圣人啊,孔圣人……”陆久叨念两声,带着浓浓的笑意道:“你一人编纂九部经书,尚且仍不知足,何必非要求个十全十美?”

顿了顿,又言道:“ 《周易》 有言,天尚不全,如何用在己身就不通?最后一部经书留待后人吧……”

孔宣恍然大悟,将目光倾注向静立沉思的弟子。

益得陆久指点,一朝开悟,自此开始注重心性修养,提出性善论,人性向善。并留下儒家最后一经—— 《孟子》 。

惜乎正如周易所言,天尚不全。九位数之极,儒门十部经典,犯了天数,后有始皇帝焚书坑儒, 《乐经》 由此失传,唯留“四书五经”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