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章 七夕宴转(1 / 2)

兴风之花雨 萧风落木 1076 字 5个月前

萧思携李玄音去到花园,受到了诸位青年男女的热烈欢迎,立时夺走了赵义的风头。

对百家来说,泰半与契丹并非水火不容。

比如长乐公曾在契丹任太傅,帮助契丹于燕云之地设立汉制统治汉人。

儒释道三家皆于契丹境内大肆发展,并获得了契丹高层的重视和支持,诏建了相当规模的孔子庙、佛寺和道观。

相当一部分百家有学有样,纷纷景从。连司星宗都不例外,帮助契丹设立历法。对于幽云之地的汉民来说,历法无可或缺,因为不知天时,根本没法务农。

这种情况归根结底源于华夷之辨,又称“夷夏之辨”,用以区辨华夏与蛮夷。

大致有三个标准:血缘、地缘、礼仪。

自西晋衣冠南渡,之后五胡乱华,再后前唐安史之乱,最近百年间幽云十六州连同其上百姓皆易手于契丹,地缘的重要性逐渐降低,礼仪越来越重要。

起码在百家的眼中越来越重要,否则无法解释曾经失去中原的华夏还为华夏正统。

前唐韩愈“原道”有言: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然而在百家看来:入百家则华夏之,出百家则夷狄之。

当然,并非所有百家皆如是观,四灵对此就颇不以为然,否则当初护圣营不会发兵追击并干掉入侵中原,且在中原登基的契丹皇帝。

因为四灵认定契丹入侵中原会导致失序,所以契丹入侵中原乃是不正义之战,存于骨子里的墨守血脉立刻发作,毫不犹豫地发兵阻止。

奈何形势比人强,以隐谷为首的多数百家力主教化,四灵虽然不遵从也无力要求别人反对,基本上装作没看见。

总之,尽管契丹与北周敌对,但是参与此宴的宾客多以百家高层为主,对契丹并非报以敌视的态度,甚至大半于契丹拥有重大的利益,其子女当然深受影响。

在契丹颇具地位的萧思受到诸人的热烈欢迎,确是在情理之中。

尤其萧思与一般的契丹人不一样,从来一副文士做派,像汉人多过像契丹人,以往没少受到萧燕的鄙视和轻视。

然而在百家眼中,萧燕眼中的劣势是大大的优势,乃是成功教化的典型,心慕中原文化的代表。

加上萧思的契丹身份和文士做派形成强烈的对比,自然使得诸位青年男女对他充满好奇,纷纷接近攀谈。

萧思确实算得上博学多才,捡些契丹风俗以及路途上遇见的风土人情,当作见闻趣事讲诉。

不时引起一片惊叹,更少不了欢笑,气氛相当热络,他身边的人越凑越多。

此等状况,惹恼了本来众星捧月,如今风头被夺的赵义,但是他城府颇深,仅是暗自恼怒,面色不显,心内冷笑。

身为武德司的副使,他对这场宴会水面下的暗涌心知肚明,反正临近收网,届时可以把萧思的手下一网打尽,他犯不着跟一个孤家寡人争锋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