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衞有些严重受挫了,他不明白他这种能力如果拿到帝国研究者层面上去,只怕那些计算机专家们都会为他的能力所震惊,谁知道眼前这家伙竟然无动于衷,把自己当小孩了?
大衞有些气急的在拟真舱外旋转游走了半天,最后发现跟这个木讷的家伙完全没法说理去,难道你指望一只灵长类猴子明白计算机的原理?这样安慰自己,大衞心情又愉快起来,把作战数据导入到了林海面前。
同时不顾嘲讽道,“你这种没文化的家伙,难道也能看得懂?”
林海只是淡淡的回了句,“别闹!”就埋头接过这些数据,在拟真舱里演算起来,只怕这个时候已经暂时忘记了他已经获得了打开地下室第一扇大门的所谓“钥匙”。
大衞是彻底的气急败坏,自己这么高贵的机械生命,在林海的面前,竟然就像是一个小孩一样,被呼来唤去!我是仆人吗,本大爷可是人工智能啊!这家伙到底有没有一点保护人类最高智慧结晶的意识在裏面?
素质简直太差了!
不过看到林海就那堆数据认真埋头演算的样子,说不来的,他也不敢去打扰,总觉得很厉害的样子。
只是时间不断的过去,他就在一旁非常磨皮擦痒不耐的样子,依靠着磁悬发动机,发泄心中不满一样四处飞舞。
其实最初的林海,在得知大衞开辟了这个空间的作为之后,眼底就浮现出了不可抑制的惊喜。
他进入星空战地,利用搭载转子引擎的短剑机甲战斗,就是希望有可能发掘出转子引擎的改进潜力。因为一件事物诞生,一个理论的诞生,就像是根系的基础,从这上面可以发展出怎样的森林,那可是足以让人期待的成果。
第一代转子引擎没能在现实中出现,但却出现在了星空战地的网络之中,因为拟真系统的便捷,可以让转子引擎省去了许多繁琐的测评工作,事实证明,第一代转子引擎的可靠性可以经过实战所认可。但是毕竟只是第一代引擎,它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超越了同时代的引擎,但是在这段发展历程中,这种引擎毕竟是落后了,落后了两个世纪。
林海在星空战地积累了大量的点数,改造了机甲,但惟独就是引擎这方面没有更换。
他要做的,就是在星空战地网络上面,改造第一代转子引擎。
原本他是没有数据支持的,但如今被大衞陷害向战网全星区宣战,这段作战经验积累了这样的数据。
引擎的这些数据是一个庞大的数据量。
但是在林海这个原本的设计者面前,却并没有障碍可言。这些数据仿佛都能在他的脑海里自动演化成当时的引擎工作情况。
在作战中,林海就已经隐隐对转子引擎的缺陷和改进方式,有了一个大体的灵感。
这个灵感,只能够在他如今空闲下来的时候,得到梳理和释放。
他迅速将引擎的设计图调了出来,因为有了设计图,所以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对林海而言更是得心应手。
对他而言,只要有实战数据的支持,改进转子引擎其实并不困难,哪里的输出数据不够,就从那方面入手,通过大胆想象进行改进。毕竟有第一代的基础,林海本身又是设计者,一切驾轻就熟。
这就像是基于基础的理论大爆炸。人类总是先发现了牛顿第三定律,然后才能制造火箭冲出太空。就像是发现了1+1=2的公式,才能往后演变出无数数学繁杂的工程。就像掌握了混凝土浇筑方法,接着就能平地拔起一栋大楼。
但往往要发现这样的基础理论,有时候需要的不仅仅是几代人的摸索,甚至还需要一些运气。
对于转子引擎而言,提出最基础设计理念的是菲加士,只是在林海的手上实现了。而一旦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变成现实,那么紧接下来的各种改进工作,就变得有针对和目的性。毕竟找到了方向,再往这个方向上深入的走下去,终归还是比较容易的。
“能量研磨舱的压力不够大……从晶矿提炼出来的能量有限,这是制约功率的根本关键……这一块必须要提升,舱室的材料是关键……舱室必须重新设计,但是要有更高强度的材料才行……”
“目前的能量舱室主要是燃钢合金组成的复合材料,这是目前普通的材料,要让能量研磨舱内压变大,这样的材料已经无法保证稳定性了……合适的材料,基本上很难弄得到啊……”
林海顺手将能量研磨舱进行重新设计,但到目前为止,需要进行改造的材料却成为了最大的难题。
“要想材料达到你的要求,可以有几十种备选的材料,这有何难?”百无聊赖,最后决定关注林海研制进程的大衞终于从旁开口。
“在哪里?”林海惊喜的看向外视窗的大衞。
大衞立即在他的屏幕上面,排列出了一连串所能在战网搜索到的原材料。
星空战网的细节无比贴近现实,从武器到雷达,一些附加组件,导航仪这些,哪怕是机甲的组装材料,都可以售卖,只是材料和零件因为一般人没有可以改装的外设程序,所以不会购买,这些都是提供给那些有机甲改装癖好或者研究者的材料。
在数十种可以用来改进转子引擎的材料里,大衞选择了其中之一,那是一种泛着黝黑寒芒的矿石,道,“这是‘米尔合金’的原矿石,从这种在拥有高质量衞星上面所能采集得到的米尔原矿石里,才可以提炼出这种合金。米尔合金质地偏韧,其金属基蠕变性能堪比航空船的大功率耐压引擎材料,门槛应力是欧罗万应力的四分之三,抗压耐热性能完全符合转子引擎的需求。用来制作武器略有不足,然而若是充作目前你所要研发高压研磨舱的新材料,却是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