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之战的真实情况就是这样子。它的全部意义就是证明了: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姬发喊声一出,商军阵营中的那些为着真与假的争论和推搡就变成了敌视。有的奴隶放下了武器往远处跑,这在以往是不敢想像的,他的这种行为就算逃到了天边去都会被抓回来,于是他返身往姬发这边来。
商军与奴隶主们的任务自动变成了抓捕奴隶,这是大逆不道的!你们祖祖辈辈都是奴隶,怎么敢如此的造次!
有人被从背后砍倒在地,更多的奴隶们放下了武器后又从地上拣起来,牧野之战开始了。严格意义上说它并不是两个阵营的对决,而是一场内部的倾轧。
和静此时还仅仅是担心着妲姬,妲姬或妲姬的祖先出自于和静之手,她对妲姬的关心压过了对牧野战场上的形势担忧。耶律周生这些人飘身于牧野的上方,对这一切无能为力。
都说人入山中便为仙,实则人成山才称得上“仙”字。这也是历代君主们严格控制人员扎堆的原因。耶律周生他们无能为力。
耶律周生说,周的故地岐山在渭水之滨,距离着牧野足足有一千四百里,再看看牧野离着朝歌城多远呢?只有三四十里远,又有什么人有这样大的胆子,长途跋涉跑来“偷袭”?偷字从何而解?能不能偷得成?
有唯武器论者说,周朝先进的战车是致胜的主要原因。而战车不够发达、轻敌自负、兵员不足的商军,当面对周人大军压境、会战于牧野时,面对以戎车三百乘为主力的周武王军队时才难以抗衡。
但是耶律周生说,纣王败给了自己、败给了比他的治国理政方略更先进的思想。他的手下从奴隶到将军都为着各自的私利欺骗着他。
《史记》中说,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这样一个精明强干的人不能说能力不强,但是他代表着那些醉生梦死的奴隶主阶层的利益,不代表着那些早已经占了大多数的、勤劳勇敢的、在劳动中醒悟过来的奴隶们。
牧野之战,是一次大商王朝在一次夜晚进行的庆典活动中出现的偶然事件。这是一场大火,在以往的日子里,那些大腹便便的奴隶主们以经堆积了足够的柴火,而点起这场大火的是那些商王朝中最聪明的一些人。
望着王宫外潮水一样涌进朝歌城的奴隶们,纣王终于明白,没有什么大周的偷袭军队。微子启到此时也明白过来,他蓄养了多时的精干卫队此时才舍得拿出来。但是为时已晚,他们在潮水一样的奴隶人群中瞬间就被淹没了。
纣王曾经对妲姬说过,如果商不能在他的手中振兴,那么他便在王宫内最高大的摘星楼上自.焚。现在是该履行诺言的时候了。
一些忠心的卫士早就替他准备好了成堆的木柴,上边还泼了油,然后他们退下去了。这里只剩下了纣王和妲姬。纣王说,“你不必死,平时你对那些平民和奴隶是很爱护的,从来没有为难过他们,他们一定会放过你。”
已经有人在下边用力地捣毁摘星楼的大门要冲上来,纣王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火中,他身上质地柔软的衣物一下子就着了起来,妲姬看到了他健硕而匀称的身材,在火中没有挣扎,没有叫喊,她的眼前一黑晕倒在地。
《战国策?魏策》载有吴起的一段话:“殷纣之国,左孟门而右漳、釜,前带河,后被山。有此险也,然为政不善,而武王伐之。
“事实上纣王废除不再适用的祖法、抑制奴隶主阶层的不切实际的意愿和幻想、听取妇女的意见、提拔奴隶,这都是他想要挽救大商的颓势而采取的进步措施。但是小恩小惠、一块熏肉或一块衣料,在奴隶的眼里又怎么比得上一个平民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