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抽出时间待客。
是个陌生面孔的书生,照面见了礼,书生道:“仆乃大将军麾下从事,此奉大将军之命前来拜见使君,有大事相商。”
陶侃一听:“王敦?”
从事道:“然。”
陶侃顿时神色不愉。
他对王敦一直都有很大的意见。虽然此时他已走上另一条路,从某种意义上讲,与王敦一般无二,都是晋国的乱臣贼子,但好感却不会回来。
从事察言观色,见陶侃不愉,忙道:“来时大将军谓我:陶使君乃人杰也。会稽之革新,天下大义也。”
又道:“司马氏得国不正,以致汉家衰败。大将军有意拨乱反正,请陶使君呼应相助。”
陶侃道:“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你且去,告诉王敦,我不与他同谋也。”
从事道:“使君革新,止会稽一地尚可。若要推行天下,阻碍难以想象。大将军承诺,若使君呼应相助,等大将军平定诸事,必全力支持使君革新天下。”
陶侃嗤笑:“王敦志大才疏,且反复无常。我若信他,不如信谢、庾两家。你休要多说,且去,且去!”
不由分说,将王敦使者赶了出去。
一旁杨高这才道:“王敦已按捺不住了。”
陶侃唏嘘不已:“王氏势大,所谓王与马,共天下。他们走到这一步,除了行此险招再进一步,便再无他路可走。否则便要衰败。”
王氏的势力大到已压制司马氏的程度。若不兵行险招,把司马氏赶下去。司马氏必定会做出许多动作,以削弱王氏来获得安全感。
所以王敦是没的选。
对于陶侃而言,这似乎是个一个机会。但正如陶侃所言,他与其相信王敦,不如相信谢氏、庾氏。
而且王敦一旦成功,势力太大。到时候无人可制,所谓承诺,便只在他一言之间。说否定就否定。
王敦人品,无法得到他的认可。
倒是又说起常昆,陶侃有些担心:“不知常君何时能归?”
杨高也不知,他道:“我前几天去过田庄一回,常君尚未归也。”
陶侃道:“没想到浮屠教如此厉害,这等底气,我万万不能教它起势。否则贻害无穷。会稽的佛寺拆了没有?”
杨高道:“都已拆了。”
陶侃颔首:“务必要连根拔起。”
杨高深以为然。
在陶侃这里,他是忌惮浮屠教的思想消极。以其能捋常昆胡须的能耐,这等思想一旦传播开来,祸害无穷,到时候没法收拾。
在杨高则不尽然。他第一个考虑到的,是报仇。暗害陶使君,这是要打折他们所有革新之人的理想,这仇可大了去了。
“时刻关注田庄境况。一待常君归来,我务必要立刻知道。”陶侃如此吩咐道。(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